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多年来,官场上存在一种"平安着陆"的思想,认为只要退了休,就逃出了责任的漩涡,就不会受到法纪的制裁。不知有多少贪官在为"平安着陆"而"努力拼搏"。有的官,平时勤奋俭朴,贪腐时低调而行,只为退休后享受;有的人,大半生清正廉洁,临退休前大捞一把,准备晚年享受;有的官,退休后发挥余热,靠影响到处伸  相似文献   
12.
正"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这里的"惧",包含敬畏、戒惧的意思。有所敬畏、戒惧,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干部应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要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不要心存侥幸。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他们违背了入党时的誓词,对党纪  相似文献   
13.
陈毅诗作《手莫伸》把党员干部不向党、国家和人民"伸手",作为其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前提,在目前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凸显其深刻教益。"手莫伸"侧重党员个人自律,主张思想行为的自我净化;"零容忍"侧重从党组织的层面加以他律,产生制度威慑。"手莫伸"加"零容忍",是一条党性约束的新路,力促我们党的执政能跳出兴亡"周期律"。  相似文献   
14.
官场双面人     
综观这些年落马的腐败官员,他们几乎有一个带共性的特点,就是善表演、爱作秀,最典型的如语言秀,如什么“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就睡不好觉”;什么“我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飘浮、不作秀、不忽悠、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什么“廉洁是一种幸福,做清官是大智慧”……啧啧,听听其说法,再看看其落马后披露的腐败事实,常常示人以滑稽,进而感到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5.
<正>我最终沦落为一个党的罪人,的的确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思想锈了武器才会锈,灵魂发岔了人才会走上岔道。这些年来,自己随着攻坚克难的成功、升迁的顺利,人开始飘飘然了,自认为政治炉火纯青、驾轻就熟了,自以为是一贯正确了。学习尤其政治理论学习少了,自律与他律弱化了,政治主观世界放松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发生偏移了,犯大错、跌大跟斗就为时不远,由偶然走向必然了。"  相似文献   
16.
时评     
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干部能力的平台、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得以进一步锤炼党性,形成优良作风。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已经为党的作风和社会风气带来的新变化新气  相似文献   
17.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之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此话鞭辟入里,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存在侥幸心理的动机,可用三个关键词解读:投机心理、获得利益、躲避不幸。古往今来,不乏因心存侥幸而犯错误、栽跟头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有一则"刘...  相似文献   
18.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17,(5):63-63
"假作为"要不得近日,有媒体总结基层"假作为"花样翻新,一些干部竟成"套路"高手的现象。貌似卖力,实则装样,人到心不到,这类"假作为"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喊口号很积极,行动上难见影"。一些干部习惯认为,"假作为"也是作为,至少要胜过"不作为"。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相对于"不作为","假作为"的要害在于"假",蒙骗上级、糊弄群众,"假作为"更具迷惑性,不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21,(2):48-48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陕西省咸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郭中秋受贿案判决书。据了解,郭中秋接受审查调查时,已经退休近6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干部任职有期限,但责任追究没有期限。退休绝不是贪腐者的“安全带”“保险栓”,只要违反党纪,绝不会因为已经退休就可逃脱问责或网开一面。  相似文献   
20.
正王岐山同志提出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就形成有力震慑而言,实现惩治腐败震慑的主要途径是妥善处理惩处与腐败的紧随、对应关系。首先,只有把及时发现和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释放"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信号,才能发挥惩治腐败的震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