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海峡论坛自2009年始创以来,至今已迈进第五个年头,即将迎来第五届盛会。在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新阶段、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回顾总结过去四届论坛取得的经验成果,努力办好第五届论坛,不断提升这一论坛的品牌效应和实质影响力,对于促进两岸民间交流、密切两岸同胞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关于构建“和谐海峡”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以和谐促发展,以和谐促统一."这是构建"和谐海峡"核心要旨.其呼应"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符合"和谐世界"理念,顺应两岸民心民意.以"和谐"的理念促进两岸关系和解和平意义重大,根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合思想,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信念,体现了党中央高超的和谐执政能力.文章从五个方面初步阐述"和谐海峡"的背景、意义、内涵、原则,以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层面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3.
2007年9月20日,在福州举行了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活动。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主办,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台联、省金门联、省黄埔同学会协办,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承办。活动吸引了两岸和港澳及海外专家学者270多人参加,其中台湾专家学者100多名,开幕式时来自国内各地的旁听者达千余人。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认同和两岸民间友好往来活动。会议前收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及热心人士报送的论文资料131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王耀华等省领导,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庄奕贤,福建省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飞,福建省有关单位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本刊选发其中3篇领导讲话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4.
福州地区纸质媒体主要有五家,如何与同城的《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竞争,又与同社的《福州晚报》差异化,成为摆在《福州日报》面前一道重要课题,《福州日报》要增强贴近性、服务性,但不能“晚报”化,出路在于突出权威性,  相似文献   
25.
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40次,发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海峡都市报》2月15日)  相似文献   
26.
尽管现阶段有关两岸经贸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均为单方制定,但30年来两岸经贸交往仍取得长足发展.这主要源于两岸经济自身的规律。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主流,其中最直接的着力点就是继续深化和扩大两岸经贸的交流与合作。作者认为,分三步走逐步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制度性安排应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7.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30-30
1949年初,国民党空军各型飞机330余架由大陆撤往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与援助下,凭借其暂时的空中优势,仍控制着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空权,炸福州,扰江浙,基本上无所顾忌。1958年7月18日,  相似文献   
28.
《台声》2014,(7):20-25
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泛、涉及范围最广的民间交流盛会。6月15日至20日,第六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如期举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在民间,基层交流是推动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深耕基层、面向民间,海峡论坛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自身的“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独特地位,且一届比一届红火。每届论坛,来自台湾不同县市、不同界别、不同群体的基层民众,参与经贸、文教、宗亲、民间信俗等众多领域的交流,表达心声,这不啻是两岸交流的嘉年华。  相似文献   
29.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8,(13):24-25
“海峡的水是深?是浅?脸上的泪是苦?是甜?三十八年是长?是短?眼前的事是假?是真?离家的时候还是青春年少,回家的时候已是风烛残年。但愿不必再等三十八年,两岸才能携手,海峡才现欢颜。” 1987年12月12日,新加坡诗人适民先生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宝岛台湾开放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不久。大时代的剧变,带来数不尽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又深藏着多少人的无尽等待和期盼……1950年前后,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没想到,很多人这一去,便从此与家人远隔天涯,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之后竟要用足足半生的时间来跨越。  相似文献   
30.
陈用 《台声》2010,(11):40-40
从踏出舱门的那一刻起,他轻快的脚步就路带着几分焦急了,右手紧紧拉着老伴纪慧瑜的手,向着机场出口走去。天空湛蓝如洗,偶尔觏过几朵白云。我想他的心情也许和这天气一样好,而飘在他心里的一定是故乡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