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现阶段航运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内船舶建造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出现上升态势。该类案件类型多、形成原因复杂,且在法律适用上存在诸多难点。针对现阶段国内船舶建造合同一系列基本问题,结合民法基本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比较法等方法,分析论述了船舶建造合同法律性质、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船舶质量瑕疵纠纷、造船方不具备相应资质情形下合同效力认定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2.
敖斌 《法治研究》2012,(7):126-131
承揽法律关系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基于承揽法律关系产生的定作人侵权纠纷也与日俱增。司法实务中,审判机关对定作人侵权责任纠纷的判处往往差异较大,影响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形象。由于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定作人侵权责任没有规定,有关的民事侵权理论研究亦非常薄弱。基于此,笔者拟对定作人侵权责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3.
王莉  王晓强 《经济与法》2001,(10):45-46
德国联邦议会于2000年3月30日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生效的《加快到期付款法》对《德国民法典》部分条款重新作了修订。该法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承揽合同的新规则,目的在于加快承揽加工费用,尤其是建筑费用的支付。一方面,立法者旨在预防和打击近年来日益恶化的债务人付款信用。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也正在筹备起草这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64.
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牌加工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为我国出口创汇、解决就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定牌加工中对商标的使用是否构成侵权引发了业界广泛争议。我国司法和执法机关经历了由完全认定侵权、到根据个案情况进行认定、再到倾向于认定不侵权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涉及商标的使用概念和混淆原则在定牌加工中的理解和适用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厘清现行法律规范及其适用中的偏颇,提出建议,以期日后实践中更为合理地认定定牌加工中的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65.
劳务和承揽都是用工形式,但两者性质的不同导致责任承担的巨大差异。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行为,属于《民法典》第770条规定的承揽合同行为。认定当事人之间的用工是否为承揽行为,可综合考虑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控制、支配、从属关系,是否有指定工作场所、提供劳动工具设备、限定工作时间,是否一次性结算方式以及劳动成果形式等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66.
承揽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揽合同是历史悠久的典型合同。根据我国承揽合同的规则 ,动产工作物的所有权应依材料提供人和添附两种法理标准确定归属 ,不动产工作物应分别情况设定权属规则。关于风险负担 ,对交付标准和物主承担风险应进行反思和完善。关于承揽人的担保权益 ,对建筑工程的优先权宜定位于法定抵押权。  相似文献   
67.
谢荣靓 《法制博览》2023,(10):148-150
船舶建造合同性质的界定是研究船舶物权归属等相关法律问题的基础,而在各国关于船舶建造合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该合同性质的定性也各有不同。船舶建造合同的买卖合同说、承揽合同说以及混合合同说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但同时相比之下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本文通过将船舶建造合同的特征与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和混合合同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明确船舶建造合同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68.
《德国民法典》中增设劳动合同,希望通过法官法的“成文化”划定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的界限,实现对劳务派遣以及对互联网时代新型就业形态的规制。但是一方面从典型合同的体系来看,劳动合同作为具有从属性的雇佣合同,不具有独立地位,在雇佣合同已可与承揽合同区分的前提下,增设新的合同类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破坏了民法典的形式理性主义立场;另一方面从关系性契约的理论来看,劳动合同以雇员和雇主的地位界定为出发点,人身属性强于契约属性,置于《德国民法典》的典型合同中显得不伦不类。德国此次修法不仅没有获得较原《民法典》对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的界定更高的解释力,而且破坏了雇佣规则的“纯洁性”,造成了法律的复杂化与法典内在逻辑的混乱。我国在编纂民法典时应当借鉴德国原有的立法体例,并从已有的雇佣合同教义学中吸取营养,以解决新时期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2014年12月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一则民事诉讼案,暴露沈阳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沈阳三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三泰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11.7亿元,尚欠3.5亿元的本金没有返还.  相似文献   
70.
汪渊智 《法学杂志》2007,28(3):14-17
定作人的侵权责任具有行为人与责任人相分离的特征,但又不同于雇主决定了责任的构成要件.在责任的承担上,定作人应与雇主承担相同的责任.我国未来侵权法应当明确地规定此种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