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33篇
法律   532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村青年》2011,(5):40-40
问:小孟买了一瓶饮料,饮料瓶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有“再来一瓶”有奖销售的字样。她打开瓶盖后惊喜地发现内印有“再来一瓶”。然而,当小孟拿着瓶盖找到销售人员兑奖时遭到拒绝,销售人员的理由是,已过兑奖日期。小孟仔细查看方才发现。瓶盖内确实印有细小的截止日期,已经过期。厂家是否构成欺诈?  相似文献   
42.
来自北京市一中院的调研结果表明,汽车销售领域欺诈诉讼案件持续增长,呈现出类型复杂、侵权隐蔽、维权困难等特点。而这些案件里,以4S店对顾客的欺诈为甚。4S店常见的欺诈形式,首先是隐瞒汽车经过售前整备。据了解,汽车在运输中会发生剐蹭、碰撞、零部件生锈、老化等物流质损,  相似文献   
43.
《民法典》颁布之前,不同民事立法对于受欺诈、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形态分别予以规定,没有实现受欺诈、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形态制度的体系化.这导致了该制度所体现的民事立法价值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对该制度的正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对于受欺诈、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形态的不同规范进行有效整合,并构建了受欺诈、胁迫的民事法律...  相似文献   
4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由于信用证独立抽象的原则,银行只审单而不管实际的货物,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因此,各国纷纷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补救,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滥用则会损害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方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原则应适当地适用,以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45.
保理合同涉及几种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及其标的具有复合性.基础交易关系为保理合同提供标的物,没有基础交易关系就没有保理合同.因债权人和债务人虚构应收账款,双方压根不想发生此种交易,故基础交易合同不成立,或叫做无效;如果债权人基于基础交易合同请求债务人清偿应收账款债务,则债务人有权以基础交易合同不成立/无效予以抗辩;但保理合...  相似文献   
46.
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刑事法定化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在现实生活中有愈演愈烈之势,仅靠民事制裁力量显然已不足以抑制其发生。因而应当将其作犯罪化处理,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罪名,配置法定刑,以有效遏制其蔓延之势。至于对法院因诉讼欺诈行为作出错误判决而对诉讼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应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47.
“3·15”是消费者群情激愤、口诛笔伐、在最大范围内集中控诉和声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权益的盛大节日,国家有关部门也会不失时机地在这个节日里向消费者报告上年“3·15”以来开展打“假”取得的辉煌战绩,并承诺到下年“3·15”到来的打“假”将取得更大战绩……。但这个问题并未因此得到根本解决,相反,这个问题似乎变得更为严重起来。“似冒伪劣”为什么会有如此旺盛并使绝大多数好心人皆深感意外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呢?  相似文献   
48.
在修订之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后,迅速的成为社会的讨论的焦点。其中,对于欺诈的处理,有人提出"退一赔三"的观点。"退一"的依据是什么?"退一"退的是什么,如果消费的内容是"接受服务"如何退。  相似文献   
49.
马武阳 《法制博览》2023,(9):100-102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罪是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最为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近年来,诈骗案呈多发高发态势,且新型诈骗层出不穷,尤其涉及合同履行类的诈骗案因与民事纠纷相纠缠,导致检察机关的办案难度越来越大。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诈骗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该行为到底是刑事诈骗还是民事欺诈,已经成为办理诈骗罪案件的痛点与难点。本文将从一起诈骗案入手,讨论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为办理相关的诈骗类案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欺诈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妥善地应对和解决信用证欺诈问题,是我国信用证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信用证欺诈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制度根源;然后全面地阐释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最后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并归纳出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解决信用证欺诈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努力维护信用证的独立性,同时明确规定欺诈例外原则,并对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施加严格的限制,以防止其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