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33篇
法律   532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为了使本人或第三人非法占有被害人的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以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为手段,通过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证据,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破坏人民法院正常活动的行为.诉讼欺诈在刑法上如何定性,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争议.  相似文献   
92.
诉讼欺诈的现象时有发生,诉讼欺诈的存在会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的公信力造成损害,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而关于诉讼欺诈是否可以定性为诈骗罪仍然没有统一定论。鉴于诉讼欺诈行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且我国现行刑法无法实现对这种特殊性质诈骗罪的规制,笔者认为我国刑法有必要将"诉讼欺诈罪"增设在妨害司法罪这一章节中。  相似文献   
93.
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据法为认定事实的基础法或根本法。自1999年始,在王利明教授、陈光中教授、江伟教授、张保生教授等一大批学人推动下,中国证据法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  相似文献   
94.
价格欺诈的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正>农民工告用工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法院一审判处用工单位赔偿农民工工资。但经查明,这系一起诉讼欺诈,用工单位没有拖欠工资。诉讼欺诈为何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现象,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6.
民事纠纷日趋复杂化,诉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诉讼欺诈严重干扰了司法活动。但因我国法律对诉讼欺诈行为定性没明确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防止、惩处诉讼欺诈效果不明显,故应将严重诉讼欺诈行为纳入刑事惩罚程序。  相似文献   
97.
针对日益泛滥的合同欺诈行为,若不及时遏制,势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本文从概念入手,分析合同欺诈的固有以及时代特点,结合现状探究合同欺诈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提出相关解决途径。有力地打击和制裁合同欺诈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保护广大法人、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立法、行政、执法上应当建立的完整的反欺诈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8.
刑法中的诉讼欺诈以伪造证据为手段,提起虚假民事或行政诉讼的形式谋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与民法上称为的诉讼欺诈有明显的不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单纯的依靠民事力量已经无法制止这种行为。可是对于刑法中的诉讼欺诈行为在法律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诉讼欺诈与普通的诈骗罪有巨大的差别,而且现有的一种观点将它纳入敲诈勒索罪或者纳入妨害作证罪也是不合理的。可以考虑增设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99.
在当今社会里,信用证独立性原则支撑着信用证这种支付方式,认同该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方便交易。相信欺诈例外是为了完善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而开的小小口子。如果一个制度的例外效应比此制度本身的效应更强,那此制度的存在也就值得商榷了。试想,当这样或那样的例外挑战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时候,银行信用也就岌岌可危了。  相似文献   
100.
亚生 《学习月刊》2009,(17):52-54
签订了商品房买卖房契约.先后交足了近38万元购房款.可事隔一年后兴冲冲准备搬进新居时才得知.房子被开发商“一女二嫁”.卖给别人了。购房者依照《消费者权益法》,以开发商合同欺诈为由.请求“退一赔一”.但没得到支持,而以《合同法》索赔,他能获得双倍赔偿吗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