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2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8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正某日临下班,有一来电,对方似乎很警觉地问,"北京一中院是不是比xx市中级法院级别要高?xx市中级法院已经判我的案子赢了,为什么北京一中院又要撤销我的商标?如果我的商标真的被撤销了,我是不是可以向商标局申请国家赔偿?因为这个商标获准注册后,我已经花费了好几百万元去做宣传和经营"。这个事情让我不得不再次思考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争议制度。对法官来讲,电话中谈到的撤销争议商标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据统计,在2011、2012年审结的商标司法审查案件中,每年均有16%以上的案件是因不服商评委作出的商标争议裁定而提起  相似文献   
52.
韩波 《法律科学》2011,(1):141-148
缺乏相应的信息,当事人意识不到需回避人员回避的必要性,当事人就没有申请回避的理由和依据。没有完善、充实的信息披露制度,回避制度只能处在被"形骸化"的窘境中。在我国诉讼中,回避事由信息的发现模式属于偶然发现模式。这使得我国诉讼程序正义处在低水准状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与需回避人员的隐私权保护、司法权威的实现不存在冲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是保障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应然之举。可以考虑组合使用网络披露、院内披露、文书披露的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方式,使我国回避制度实在化。  相似文献   
53.
正为适应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需要,北京第一中级法院于今年年初分别成立了知产一庭和知产二庭,将原属于刑事审判庭审理的侵害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案件归由两个知识产权庭审理,实现了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新模式。  相似文献   
54.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合作,历时3年多,完成了"媒体侵权和媒体权利保护的司法界限研究"课题的研究,其核心成果《中国媒体侵权责任案件法律适用指引》是研究机构与司法机关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研究成果,着重解决的是在媒体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如何平衡好媒体权利保护与侵权责任承担的司法界限,提出了具体、详实的司法操作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指引"的性质是私域软法。私域软法在私法领域中,具有补充硬法立法不足、引导硬法发展、为民事主体提供行为规范以及为司法提供司法规范等重要功能,应当引起私法研究的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55.
陶涛 《法制与社会》2014,(6):109-110
在实际审判中,法官有时候会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导致错误的判决或者其他不当诉讼行为,这种情况在本质上不同于枉法裁判。针对这类情况,要在划清诉讼责任范围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在程序外追究法官个人责任,强化审判主体程序内的诉讼责任,这不仅会减轻审理和判决压力,而且对于规范诉讼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民事诉讼的体制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实体性再审事由和法院诉讼责任范围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56.
当前,反渎职侵权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线索"发现难"这个难题。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一般犯罪而言,对象范围不仅少,而且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再加上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混同,导致犯罪行为比较隐蔽,不主动出击很难被发现。另外一个方面,当前对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范围也不够广,因此,很少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当前线索发现的难度。缺少案件线索来源,就如同无源之水,反渎职侵权案件的办理就难以开展,局面也将陷入僵局。因此,搞好反渎职侵权  相似文献   
57.
案名:张某某故意伤害罪抗诉案抗诉职能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办案实践中,如何把握好抗与不抗的尺度,不但考验二审检察官的执法监督能力,同时也考验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维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一审检察机关提请抗诉的情况下,二审做出支持抗诉的决定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58.
民事行政检察抗诉一直是检察机关实现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但随着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多种监督方式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在简评当前民事行政抗诉困境的基础上,从我国民事诉讼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提出多种监督方式为民事诉讼活动监督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9.
我国《侵权责任法》在若干方面都有可完善之处。从抗辩事由上看,缺少受害人同意、自甘风险、自助行为、正当防卫造成第三人损害的规定。从侵权损害赔偿上看,对于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过窄,无规定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不能并用的规则,无赔偿范围和数额的限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狭小,适用上仍需借助《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于无过错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没有理清;并无实质上解决赔偿上的城乡二元问题;缺乏野生动物致害责任;缺乏最高赔偿限额的规定。从侵权法的保护客体上看,侵权法仍需要把更多的权益纳人侵权法的保护范畴中。从责任主体上看,关于专家责任、定做人责任、帮工责任、雇主责任的追偿权等都缺乏规定。从其他特殊规定上看,环境侵权中,无排污符合规定仍担责的规定亦无公益诉讼机制;民用核设施责任中并缺乏强制保险的规定;高空抛物之证明责任界定不清晰,缺乏操作性。  相似文献   
60.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在诉讼时效届满以后,民事权利主体即丧失了法律赋予的保护,消灭了胜诉的权利。诉讼时效及其具体内容必须由国家法律作出规定,要求民事主体一体遵行。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