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刑事诉讼中的"报复性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时出现检察机关为打击报复举报人、新闻记者、辩护律师等而提起公诉的现象.对于这类报复性起诉的行为,现有制度不能提出独立的程序抗辩.为了保护被告人权利,美国建立了报复性起诉辩护制度,被告人有权请求法院审前驳回检察机关基于报复的动机而提起的公诉.我国也应当建立此项制度,以防止公诉权滥用.  相似文献   
22.
陈宝 《当代党员》2014,(10):79-79
前段时间,我们采访了思科CEO约翰·钱伯斯,问他是否曾解雇过他的员工。 “当然了。”他说。 尽管我们没有追问他首次解雇员工的经历,但他说有两件事情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 对于解雇员工的决定,你可能从来都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但你怎么样才能知道你应该解雇谁呢?他说:“你要做的最艰难的决定就是让某个员工走人,尤其是当这个员工人品不错,而且工作努力的时候。但是,如果领导者不做这样艰难的决定,那么他面临的问题可能就不仅仅是这个员工的去留,而是整个组织的兴衰。”  相似文献   
23.
24.
陆海娜 《时代法学》2005,3(6):78-84
就业保障权是我国宪法保护的工作权的衍生权利。国际法对此权利的丰富内涵已有明确的标准。以这些国际标准为基准,分析我国现行劳动法对就业保障权的保护程度,并分别从反对任意解雇,限制固定期限合同,提高就业能力三方面对劳动法条文及其实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5.
经济补偿作为一项制度与失业保险、解雇保护立法、工会和集体谈判等相关制度密切相关,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应孤立地考察经济补偿制度。经济补偿的基本目的在于补偿雇员由于遭雇主解雇而丧失的工作上的财产利益,但经济补偿在不同的适用场合,其性质和功能并不相同。因此,在方法上,不必对经济补偿的性质和功能寻求统一的答案。我国《劳动合同法》扩大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在现阶段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从长远看,我国应该适当缩小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增强这一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
解雇制度对劳动者的就业权构成直接影响,法律对解雇权行使进行了必要的禁止和限制.承认并看重解雇权对劳动者工作和生活构成重大影响是两岸学者的共识.对劳动者提供解雇保护在两岸法律中既有相通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解雇保护的预告期与补偿金制度是两岸都采用的,却各有自己的特色.追究雇主非法解雇的法律责任在解雇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解雇直接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并对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国际劳工标准与各国劳动立法的重点。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和颁布的第158号《终止雇佣公约》和第166号《终止雇佣建议书》是解雇的重要国际标准。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已经初步建立解雇的国内法制度框架。就解雇的事由、程序、救济、补偿及经济性裁员等内容相比较,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基本一致,部分矛盾之处是今后修法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8.
林海 《检察风云》2013,(16):52-53
过去,解雇一位雇员很容易。而现在,雇主必须先给雇员一次当面警告,然后是两次书面警告,随之而来的是雇员在听证会上对自己的行为做辩护,全部通过后,雇员才能被解雇。此后,雇员仍然可以将雇主诉上劳动法庭,并为被解雇寻求补偿。(图/东方IC)  相似文献   
29.
中美劳动者保护立法的模式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与我国的法律制度都强调保障劳动者的权利,限制雇主滥用其支配地位.但是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在实行雇佣自由的同时强调禁止雇佣歧视;而我国则强调提高解雇保护以稳定劳动关系.相比之下,美国的法律制度更有利于劳动关系和谐.我国今后立法可以借鉴美国当前法律制度,在加强反歧视立法的同时放宽解雇保护.  相似文献   
30.
陈植 《人民政坛》2012,(6):48-48
【案情】林先生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后,经人介绍进入某机械设备公司从事装配钳工工作。林先生工作8年多后,该公司由于效益下滑,只得进行裁员,遂于2010年10月向林先生发出《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通知书》,理由是林先生一直未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且与“老东家”某国有企业仍保持劳动关系。接到解雇通知后,林先生随即提出自己在公司干了8年多,公司应支付相当于9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费,但被公司拒绝。无奈之下,林先生提起劳动仲裁申诉,仲裁机构裁决该公司应向林先生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019元。林先生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