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4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6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1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冒名顶替入刑”,从“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入刑”到“高空抛物入刑”,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到“现实版药神案”……随着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上述社会热点话题得到明确回应。  相似文献   
52.
徐慧前 《人民调解》2012,(10):30-31
近年来,安阳县围绕“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打造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安阳县”格局,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3年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3034起,成功调解22573起,调解率100%,调成率98%,一大批疑难、复杂、重大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有效地防止了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53.
康丽斐 《法制与社会》2011,(35):291-291
在当今,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司法改革重要内容,但对于我国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关于对犯罪分子进行宽恕和改造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54.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制度缺位和认识偏差等原因,我国儿童虐待防控工作仍然落后,作为最后防线的司法保护更是有着很大空白.例如,在著名的温岭虐童案件中,由于达不到《刑法》意义上的故意伤害标准,施虐者被以寻衅滋事罪立案,虽各方竭力寻找法律上入罪的合理性,但最后只能用民事赔偿和退出刑事程序的方式结案.在一场全民“虐待儿童罪”入刑的呼声下,我们必须冷静审视和对待儿童虐待这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5.
从理论上看,罪刑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由罪生刑论、以刑制罪论与刑罚决定罪名论。以刑制罪有其理论背景与实践需要,前者可从现实主义法学与哲学诠释学那里找到论据,后者表现为社会矛盾的多元化与实质正义的强化。对以刑制罪理论应理性看待,它只是一种法律适用方法。如果适用以刑制罪,应对适用结果进行合法性判断。以刑制罪应适用于疑难案件,在简单案件中,根据三段论推理就可以完成事实法律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56.
陈俊洁 《法制与社会》2011,(28):285-286,288
“醉驾入刑”是针对我国社会公共道路安全现状,并经普遍征求意见后的一项刑事立法举措,对于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消除社会恐慌心理,顺应公众“平安出行”的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醉酒驾驶是典型的抽象危险犯,刑法应当能够“防微杜渐,止恶于初”,注重早期介入,以较小的成本避免更大的危害结果发生;醉驾入刑也是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的体现。该罪入罪的主客观依据、八罪标准、量刑幅度以及与相关罪名的衔接,是司法实践不可忽视的内容,理论上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7.
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侵犯财产型犯罪,日趋严重,罚金刑在此应种情况下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首先解决了对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罚金刑的问题,后指出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8.
我国的恤刑思想历史悠久,要求对老、幼、废疾者等给予特殊照顾和规定。这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倡导的礼制等观点又极大丰富和扩展了恤刑思想的内容。汉朝是恤刑思想的进一步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时期,逐渐制度化、法典化,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进入盛唐,恤刑思想逐渐发展成熟,进入完备化阶段,以后历代王朝奉行这一思想为其治国基本思想,并在法律条文中给予明确规定,以彰显帝王仁慈之术,维护其既得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59.
孙靖 《法制与社会》2011,(19):285-286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严厉的刑罚——死刑,关于其"存"与"废"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主张废除死刑的学者有之,主张保留死刑的学者亦有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废除了死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废除死刑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合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60.
立功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刑罚裁量和执行制度,在刑法中有独立地位和较完整体系,在实践中受到司法机关、犯罪分子等各方诉讼主体的欢迎。该制度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政策渊源,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化现象,反映出该制度: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违背正义、平等原则,立法思路存在误区等多重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扭曲人性,构陷法治的结局,应当有步骤地取消立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