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61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22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王雷 《研究生法学》2008,23(1):96-102
合同形式及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迄今国内立法、司法及学理均无定论,各种观点纷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就显得迫切而有意义。首先说明两个问题:①此处所指的“合同”是指债权合同,在《物权法》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的前提下,将抵押合同、  相似文献   
92.
浮动抵押权(Floating Charge)也称为"企业担保"、"浮动担保"或"浮动债务负担",它是指抵押人以其现有的和将来所有的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抵押人尚存的财产优先受偿。本文试对浮动抵押制度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3.
动产抵押从其产生时就充满了争议,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动产抵押,说明动产抵押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有生命力的,我国也规定了动产抵押,但存在一些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公示上,因此应对抵押物的范围进行限制以便于公示,同时对公示制度应在登记之外增加辅助公示制度,从而使动产抵押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4.
我国物权法第181条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为配合该条规定,第189务第2款规定赋予了购买人时购买物有对抗该物上的浮动抵押权人的权利。可是,仔细研究后便可发现此规定对购买人权科的赋予必是一般性的规定,需要进一步对以下做出具体性规定:一是对于购买人的主观状态即善意、恶意做出具体性规定,二是对“正常经营活动”中的购买人做出明确界定。三是对于先期存在之浮动抵押登记与否要作出区分。  相似文献   
9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相范 《法制与社会》2010,(11):214-216
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助于促进权利的流转,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理论、现实基础和法律依据。只是创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时,应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强立法研究、完善立法技术,建立有效的农村土地信用市场,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6.
张超 《法制与社会》2010,(33):37-38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在法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它牵扯政府和农民许多重要的利益。本文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困境和可行性中做出选择,并提出了我中国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7.
【案情】范红明(女)在灌阳县某镇经营一家蜜枣厂,属于个体工商户。1997年8月,范红明向某单位借款10万元,双方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借款以范红明的房屋作抵押。可签订合同的当天,范红明即拿拥有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到灌阳县土地  相似文献   
98.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是伴随着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出现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中的法律地位,依据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具体险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9.
《新长征》2008,(2):53-53
省民革部分委员反映,当前我省的金融行业在处理抵押资产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信贷资产的大量流失,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分析了最高额抵押区别于普通抵押的法律特征,阐述了最高额抵押制度的价值、缺陷及其完善,并对担保债权范围的复杂性及若干实务问题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我国最高额抵押制度的落后和缺陷根源于理论准备的不足和立法的草率,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最高额抵押制度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