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179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510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4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如果只有制造、使用、销售、进口这几种行为才构成专利侵权的话,在很多情况下,专利权人得不到真正的保护。比如,专利权人拥有一项关于A产品的专利。某个厂家大批量地生产了A产品的大部分零件并成套出售;顾客在购买了这种成套的零件之  相似文献   
12.
廖永安 《法学论坛》2005,20(3):14-16
我国民事诉讼的主管制度,由于欠缺相关诉讼原理的支撑,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判权的范围,应当在现代司法理念的基础之上,将诉的利益作为核心基准。  相似文献   
13.
破产程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法律程序,若与担保问题交织在一起,在适用法律时会更加复杂。由于破产程序有其特殊性,破产程序中的担保若只依据《担保法》规定,可能会阻碍破产程序的进行,或者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破产法》应对破产程序中的担保作出特别规定。我国现行《破产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5,(12):36-37
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在“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启动之时,本刊记者就保护水环境问题专访了宁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局长邸国卫。  相似文献   
15.
16.
错误的生命之诉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错误的生命之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目前,法国、美国五个州的最高法院准许了原告就此提起的财产损害赔偿请求,而英国、美国19个州的最高法院、加拿大的两个省、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均驳回了原告的损害赔偿请求。但实际上,全部或部分驳回原告方诉讼请求所持的理由并不成立,原告的确受到了侵害,受侵害的客体是拥有充分知情的父母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其正确定位关系到执行异议之诉的制度构建,进而关系到整个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要探讨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首先要从执行异议之诉的基本属性入手,其次要厘清执行异议之诉不同类型的细微差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期对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中企业性质审查和认定的问题缘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期,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诸多“红帽子”企业为基础展开论述;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审查认定企业的性质,无论是基于诉讼手段的选择还是诉讼结果追求的目标,均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到充足的依据;行政诉讼中的企业性质审查认定与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并不矛盾,而且与民事范畴的确权之拆迥然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9.
李年终 《时代法学》2007,5(6):54-58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调解的法定活动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作用日益下降。"诉调对接",即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机结合,不失为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发挥其便捷、低廉、快速解纷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季卫东  徐昕 《时代法学》2007,5(1):20-28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