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16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390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8号《公安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人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1年11月23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部长孟建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为规范电子普通护照的申请、审批签发和管理,公安部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相似文献   
52.
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行为的宪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岳绒 《法学》2012,(5):31-41
建立于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身份证制度决定了其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强于身份证明的功能,也决定了其属性上偏重于强制性领取与使用的义务而不是公民选择性的权利。指纹是辨识个人身份的生物性特征,与个人的隐私与人格密切相关。人体指纹一旦被采集形成记录,不论是图像还是数字编码,都形成了公民的一项个人信息,理应由公民决定其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被采集与使用。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行为属于干预性、义务性的行政行为,是国家公权力限制公民权利的权力性行为,理应得经受宪法的考验。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的行为既有违目的上的妥当性原则,也有违手段上的必要性原则,而每一公民因被强制性采集指纹而产生的潜在权益损失与所欲实现的利益相较,则明显有违合比例性原则。  相似文献   
53.
基于现有垂直定向反射照相的原理,结合刑事技术工作的日常工作需要,研发出一种新型垂直定向反射拍照系统。该系统具有现场便携、快速使用、适用客体广泛、采集手印清晰等特点,并为手印物证的实验室综合检验提供了无损提取的前提,能够满足相关专业深入检验的条件,适合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手印类物证提取工作使用。  相似文献   
54.
用4种不同方法抽提隐孢子虫卵囊DNA作模板,以1对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均能扩增出540 bp特异性DNA片段;比较这4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卵囊最低检测量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其中20 g/L二硫苏糖醇冻融法最佳,具有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现场勘查中,技术人员对用粉末刷显的手印、灰尘加层手印拍照提取后,再用新型手印提取器提取效果更好。手印提取器使胶带与客体接触面积变小、压力均匀,从而避免在提取过程中产生气泡;同时,胶带具有粘性的一面与另一胶带紧密相粘,通过转动,能制成透明的手印检材,可直接通过印相放大、复印,或通过反差较大的衬底做背景进行比对鉴定。实践证明,运用手印提取器提取的手印具有高质量、手印特征反映好、保存时间长,而且在使用中方便简捷,提取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现场常见物证提取、保存的规范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秀丽 《警察技术》2006,(6):38-39,41
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破的首要环节,勘查犯罪现场就是依法从犯罪现场搜集有助破案的证据。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过程中,总会以某种方式将物证遗留或带离现场,导致原始现场产生物质变化。正是由于现场的这种变化和污染,才产生了物证。勘查实践中,勘查技术人员由于在现场提取和保存物证方面存在操作失误,使许多物证处理不当,影响到刑事实验室的检验,有些甚至失去检验、鉴定条件。在当前“命案必破”专项行动中,妥善提取并处理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物证,对侦破命案和法庭作证极为重要。所以规范各类物证的提取、保存、送检程序是物证最终走向法庭、成…  相似文献   
57.
本文建立了检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的方法。方法经液相萃取、固相萃取后,检液用气相色谱以及气-质联用仪器分析;结果灭多威用气相色谱仪NPD检测器检验的保留时间为7.735min,质谱图分析为7.663min,分子离子峰是m/z162,主要碎片离子是105m/z、58m/z、79m/z。结果表明检验方法稳定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实际办案中。  相似文献   
58.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已经成为刑事侦查的必要手段,但此种行为可能导致控辩力量对比失衡和侵犯公民隐私权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风险。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往往具有侵入性,具有强制侦查的特征,属于广义之搜查,因此传统以隐私权保护之逻辑对其进行规制,具体而言包括外部的令状主义与司法审查和内部的审批两种类型。但隐私权保护路径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数据权利保护的方式予以弥补,例如区分远程在线提取的一般数据和敏感数据、增强对辩方数据权利的保障、明确有关机关应承担的避免数据滥用之义务等,从而实现刑事侦查中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制度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对指纹等痕迹进行扫描及远程传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0.
胡卫平* 《证据科学》2012,(4):480-488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指纹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最低特征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均有其局限性.运用统计学理论和贝叶斯定理建立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也可以避免指纹鉴定标准之争,使指纹鉴定从经验走向科学.通过统计每枚指纹平均细节特征数量和每类特征的出现率,可以计算出两枚指纹匹配的概率值,进而对概率结论的可靠性作出分析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