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陈安杰  齐爽 《学理论》2009,(10):59-60
本研究尝试以问卷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理想等方面产生的心理挫折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心理挫折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2.
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是当前就业环境下的普遍现象。学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化解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挫折,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调适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33.
林慧平 《学理论》2011,(14):249-250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面对挫折时无法顺利抵抗的现实问题及其挫折表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高职学生挫折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健全心理咨询服务系统和建立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4.
人生之旅,挫折失败常相随。面对失败,有人沮丧,有人痛苦,有人失望,有人不能自我原谅。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过分伤情于失败,苛责于自己又大可不必。因为,谁都想成功,失败并非内心所愿。作为一名生活的智者、强者,还是应当给失败多一点宽容。  相似文献   
35.
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引发了种种心理不适甚至心理障碍.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6.
温乃鹏 《党政论坛》2011,(18):35-35
有的人总是爱抱怨,一些人把抱怨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因为抱怨可以出气宣泄,可以麻醉心灵,甚至会把自己的某些挫折、失败归于外界因素等等。但不管怎么说,谁听到那些喋喋不体的抱怨,大家只会觉得不顺耳,不开心,甚至厌恶。  相似文献   
37.
郝桂荣  海洁美 《前沿》2013,(1):149-15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ZZ055)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不是单纯内容架构上“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更是在模式构建上“知、情、意”有机统一的教育。要有效开展好挫折教育,我们应该在充分解读“知、情、意”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点来构建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模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认知与训练相结合、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结合、预防性教育与补偿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8.
挫折心理是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受挫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客观外在原因及主观内在原因两方面阐明了挫折心理形成的因素,并对受挫个体心理上出现的积极的、妥协的和消极的三种自我防卫形式及其具体表现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受挫者进行思想教育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39.
2010年连发的五起校园袭击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此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诸多的分析可分为微观的个体主义取向和宏观的整体主义两种取向,前者以人格心理学的视角为代表,后者则以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视角为代表.但这两种视角在解释我国当前校园袭击案之类的反社会行为过程中均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引入挫折攻击分析框架,整合微观和宏观两种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性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当前青年学生中出现的触目惊心的不幸事例 ,说明了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从青年学生存在的主要心态特点出发分析了产生挫折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基础性和深层次两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