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75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360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当占有人享有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提供的救济途径。《物权法》第245条虽然规定了占有人享有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是由于条文规定疏漏颇多,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在实务中也少有适用。立法应对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加以完善,明确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使占有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82.
《合同法》第94条法定解除权不足以解决履行不能中的各种类型,如不可分之债中的部分不能与不可修复之瑕疵给付,故而需在第94条中构建履行不能之一般法定解除规范,但即便构建履行不能之一般法定解除权亦不足以排除《合同法》中的风险负担规则。就体系而言,风险负担规则并不与"以结果为导向"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相冲突。《合同法》中损害赔偿制度应贯彻过错责任原则。在此基础上,解除权、过错责任体系下的损害赔偿及对待给付风险负担规则为履行障碍法中的风险分配提供了多元化手段,确保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衡平。  相似文献   
83.
审判实践中,我国各海事法院、一审和二审法院就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如何适用"受诉法院所在地"问题上意见不统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对比分析我国不同法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操作原则,提出将"受诉法院所在地"理解为实际审判法院或法庭所在地,根据赔偿权利人的诉求让赔偿权利人对其主张负"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举证责任,以期对这一问题在全国法院得到适用上的统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4.
《就业与保障》2012,(8):5-5
小保:2011年年底,我出差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我丧失劳动能力。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由于肇事车主只赔偿了20万元.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我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85.
《学习月刊》2013,(10):F0003-F0003
2012年,全省地税收人突破"两个千亿大关",相当于2008年的2.5倍;征管效益大幅提升,税费征收成本持续降低,人均征收额达到1240万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1995年地税机构组建之初的43倍;收入规模在全国省级地税部门中位居第八、中部六省第一,收入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弯道超越",经济总量和增速迈人全国第一方阵做出了积  相似文献   
86.
过错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它应成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观过错程度也应成为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现行《著作权法》未充分体现过错与损害赔偿之间的应有关系,国家版权局公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两个版本,对过错与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亦存在缺位和错位现象,有必要根据过错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对相关条款作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87.
2012年9月14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庭审直播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原告杨某今年4岁半,平时由其外公关某照看,被告张某与关某系房前房后的邻居。2012年7月18日晚,关某带杨某经过张某家院门时,张某饲养的两只家犬突然蹿出院门将杨某吓哭,双方发生纠纷。因受到惊吓,家人带杨某至医院看病,支出医疗费100余元。因双  相似文献   
88.
本文针对我国减刑制度尚未发挥其应有价值这个问题,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角度对其进行定位。既简单介绍了基本理论,又对现实情况和应然定位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两个具有启发性的建议,也就是刑事损害赔偿基金和透明度。力求说理性和启迪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我国内地有些学者提出废除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张.通过考察内地学者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废论争之主要观点及理由,并实地调查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司法实践现状,分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基础,辨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否定说”之正误,证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其独立的功能,在内地离婚救济制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相关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内地立法改进之建议,主张应坚持与国情、民需相符合之规定,同时完善司法实践之不足.  相似文献   
90.
最高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部司法解释的法律依据在于《民法通则》120条的规定,所以其整体上不存在司法权凭空解释的嫌疑.《侵权责任法》第22条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侵犯的必须是人身权益,不包含财产权益,同时也不仅限于民事权利.“具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特定物品”在遭到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时,物品所有人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