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550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农村青年》2013,(7):49-50
问:2003年5月18日,张高平、张辉叔侄俩从安徽开车前往上海,途中带上了女同乡王某去杭州。次日,王某被发现死于野外。2004年4月21日,杭州中院一审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同年10月19日,浙江高院终审改判主犯张辉死缓、从犯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一、二审都认定,叔侄共谋对王某实施强奸过程中,张辉掐住王某脖颈,致其死亡。叔侄俩并不认罪,他们不停地写申诉材料,其家人也奔走在申诉路上,多次到北京上访。2012年2月,浙江省高院对该案立案复查。今年3月26日的公开宣判认为,有新的证据证明,本案不能排除系他人作案的可能。  相似文献   
92.
2312年7月31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对药加鑫之父药庆卫诉张显名誉权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一审判决被告张显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仍然保留在网页上、其发表的有侵权内容的微博1条、博文2篇,并在其微博、博客上连续30日分别刊登致歉声明向原告药庆卫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支付原告药庆卫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元、公证费5960元。  相似文献   
93.
李洺 《中国律师》2016,(4):69-71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人们对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网店等互联网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相较前几年,人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到网络世界中,因此赋予虚拟财产更多的经济及精神的双重价值属性。有价值的事物难免会引起各种关于权属、获取方式等法律问题,其中虚拟财产继承问题尤为明显。然而,我国现今的法律、法规,对虚拟财产的继承规制相对空白,学术界对虚拟财产的属性亦有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94.
精神利益是人的精神需求与其供给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物财产价值的重视,传统民法忽视了对物所蕴含的精神利益的关注.物当中包含有精神利益,这是对人类认识史、特定情形进行考量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特定的物受到损害时,其权利主体应该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为了使这类损害赔偿更加便捷与明晰,同时为了防止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滥用,可以将负载有可赔偿性精神利益的物的类型区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95.
论预防原则在食品安全法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原则是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之一,在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立法中表现为基本原则、风险预防措施或风险预防方法。科学不确定性是风险预防的前提;根据风险预防原则采取措施要符合比例原则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后续的定期审查考核风险预防原则的适当性、有效性和必要性。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将预防原则落实为具体的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96.
为了眼前利益,父亲不惜将女儿的姓名转让给另一女青年使用;为了保住工作,女青年不惜冒名顶替他人十多年;为了维护权益,受害人愤而告上法庭。于是,河南版的罗彩霞事件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7.
汪洋 《法商研究》2014,(3):142-151
人格保护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上的"侵辱之诉",通过裁判官法的构建,"侵辱之诉"在构成要件、罚金确定及诉讼程序等方面有其鲜明特点。罗马法通过"侵辱之诉"与"阿奎流斯法之诉"的二元结构,形成区分"人格利益侵害"与"财产损害"的二元框架,以突出"人格保护"独立于"财产保护"的价值及其伦理特质。近代以降,"损害"的内涵从财产损失扩展到人格利益侵害,以财产损害赔偿规则为基础建立了大一统的侵权责任,使得"侵辱之诉"逐渐消亡。当代各国人格保护的发展出现了回归罗马法传统的趋势,强调构建一个独立于财产保护的人格权保护体系。"侵辱之诉"的诸多特征,如公法私法并行交叉的保护模式、罚金的惩戒性质、以是否违反善良风俗为评判标准的司法取向、类型化与一般性条款相结合的兜底保护等,对我国人格权立法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与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98.
杨子 《公民导刊》2014,(4):46-47
正仇某在监狱服刑期间因突发心脏病不幸死亡。因仇某服刑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有亲人来看望他,所以监狱特意派人到仇某居住地寻找其生前亲属,但村委会出具了"仇某父母早年双亡,无亲人"的证明材料,监狱据此证明材料将仇某遗体火化。半年过后,仇某的妹妹得知情况,将村委会告上法庭。村委会应否承担赔偿责任?【案情回放】2011年秋,54岁的仇某因一房二卖,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2012年11月初的一个夜晚,患有心脏病的仇某突然病发,尽管狱医全力抢救,他却因病情重身亡。考虑到在仇某服刑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有亲人来看望他,在处理仇某后事之前,为慎重,监狱特意派狱警前往仇某居住地辽西高台子村村委会寻找其生前亲属。仇某大约于2000年前后带着父母  相似文献   
99.
浅议新国家赔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及实践中发生的许多因行政和刑事侵权而受到伤害却无法得到国家赔偿的案件的不断出现,199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赔偿法已表现出很多不足。2010年4月29日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已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弥补了旧法的诸多不足,但仍需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全国因各方面原因而遭受人身损害的事件频见报端,因没及时得到赔偿或救助而上访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形成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正义下的和谐,特对设立人身损害社会救助资金组织(机构)有以下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