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566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德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国,是否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扩大到危险责任和合同责任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这场争议中,赞成意见最终取得了优势地位。自2002年8月1日起,《德国民法典》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请求权的规定有了重大调整。新的法律调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按照《德国民法典》原第847条第1款(该条属于《德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在侵害身体、健康以及剥夺自由的情形下,受害人也可由于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这里所说的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是从《德国民法典》颁布时起就设置的条款,一百余年以来,精神损害赔偿金条款的适用一直局限于该法典所确认的侵权行为法范围之内。德国议会2002年7月19日颁布的《关于修改损害赔偿法规定的第二法》(以下简称《第二法》)中,对《德国  相似文献   
992.
论物权法定主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物权法定原则,系大陆法国家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动因和理论根源.物权法定对物权种类和内容的限制,稳定了社会经济关系,减少了交易成本,保障了交易安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权法定主义也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弊端,其僵化性损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因而如何化解物权法定所带来的僵化性,便成为奉行物权法定主义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传统民法理论将生命权归属于人身权的范畴,认为生命权侵权是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自然人生命权遭受侵害即为死亡,就不再具有民事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法由与受害人具有一定身份者享有,其基础只能是身份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994.
为加强各国对油污损害责任和赔偿责任的研究,促进各国法律和作法的统一,制订统一的国际规范,国际海事委员会92年9月20日至25日在意大利举办了“国际污染损害责任研讨会”和“海洋环境损害法律评定标准讨论会”。23个国家的海商法协会派代表参加了这两个会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法律对外关系部部长,以及国际油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会干事长、国际油轮所有  相似文献   
995.
职务犯罪是腐败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它严重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直接威胁和侵蚀党和国家的政治肌体,是社会危害性最大的犯罪形式之一。因此,全面研究职务犯罪的特点、根源及防治对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6.
王某(女)与韩某于1998年12月登记结婚。1999年9月20日王某生育一子,孩子出生后由韩某抚育,生活费和医药费均由韩某支付,王某无生活来源。2000年11月26日。王某与韩某发生争吵后携子搬出别居,后向法院起诉与韩某离婚。并声称婚生子不是韩某亲生。但未提供证据。二审诉讼中经委托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技术鉴定中心DNA鉴定,结论为:韩某不是该子女的亲生父亲。同时查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韩某并不知道该子女不属自己亲生,王某也未告知韩某孩子是与他人所生的事实。诉讼中,韩某反诉王某侵权,并请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997.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越发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尤其是精神利益的自我保护意识呈越来越强化之势.本文拟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实践中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之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998.
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于精神权益受到损害而引起的法律后果。而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包括:(一)赔偿原则——“抚慰为主、补偿为辅”的原则。(二)赔偿范围分为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三)赔偿标准及数额。赔偿标准分为客观认定标准、致害人认定标准及受害人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9.
现代国际责任制度新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责任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是促使国际法主体履行国际义务,维持国际秩序的根本保障。20世纪以来,特别是当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实践的迅猛发展,现代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张晓君 《现代法学》2004,26(1):110-116
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反倾销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认定标准有“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和“主要原因的因果关系”两种类型。GATT/WTO和美国在反倾销案因果关系问题上的立法及实践实际上是国际贸易政策冲突和协调的结果。笔者认为 ,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应基于保护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确立“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