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6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3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7901篇
中国共产党   868篇
中国政治   2625篇
政治理论   557篇
综合类   285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153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173篇
  2011年   1240篇
  2010年   1052篇
  2009年   1120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723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权利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法律的思维方式,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强调权利的合理性优于权利的合法性;权利的现实性优于权利的理想性;权利的实现优于权利的救济;权利的保障优于权利的设定;实体的权利与程序的权利并重.  相似文献   
132.
关系性经济损失是普通法中疏忽侵权范畴内纯粹经济损失的一种类型。在处理关系性经济损失归责的问题上,排除规则具有主导的影响力,但现在已受到较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排除规则的具体运作政策背景,并以三个经典案例描述出近年来排除规则运用上的变动轨迹,最后以TestbanK案引伸出排除规则在海难油污案件所受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3.
批捕听证程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刑事诉讼中批捕环节的运作并无具体程序可遵循 ,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遭漠视 ,批捕权未得到有效规制 ,因而是不公正的。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建立批捕事前监督程序———听证程序的设想 ,论证了其对于建立公正、高效的批捕制度的价值 ,同时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4.
张微 《行政与法》2002,18(6):20-22
行政程序由于能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取得积极而动态的平衡这一自身的控权优势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充分发挥程序作用的前提是该程序必须是兼顾公正性与效率性的良性程序.现代行政程序与传统行政程序相比是体现公正性和效率性统一的良性程序.现代行政程序在促进现代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高效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现代行政程序的建设正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5.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是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其中,排除危害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与损害赔偿具有的事后补救功能相比,它起着预防损害之作用。传统侵权法注重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领域应倡导排除危害之广泛适用。但是,排除危害在具体适用时,又必须对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对立的利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136.
《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已于2004年11月5日经第2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7.
为民 《支部生活》2005,(11):41-41
所谓非法搜查,指的是无搜查权利的人或有搜查权利的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的批准而对公民实施的搜查,它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行为中,非法搜查罪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这种犯罪,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这种犯罪主要是指采取非法的手段,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强制或暴力形式的搜查行为,从而构成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罪的表现主要为:  相似文献   
138.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历来为各国刑事证据理论所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世界各国如英、美、德、日等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对此类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各国立法所持的态度根据证据的种类差异较大,但对非法取得的自白的证据能力各国一般均持否定态度。对以上述证据为线索,发现并收集的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西方有“毒树之果”或“波及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9.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确立了起诉人程序救济制度,这对加强起诉权的保护及 强化审判监督均具有积极意义,但该制度仍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扩大救济范围及救济权利,并对救济程序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0.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当事人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有错误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存在应当再审的事实和理由而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