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法律   1012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78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3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几点思考——以检察工作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嵘 《法制与社会》2012,(10):75-76
本文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背景,阐述了检察机关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检察工作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2.
2004年以来,随着美军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在美军深入战区的同时,各种虐囚事件也不断发生,影响相当恶劣,国际社会都对美军的这种行为进行谴责.可是我们如果细想,其实在这些虐囚事件的背后,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虽然很大程度上美军的虐囚事件是因为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是我想允许使用非法证据的规定在纵容美军进行虐囚的行为上难辞其咎.所以,本文拟从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角度上来分析美军虐囚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美军虐囚事件对我国的警示作用发表自己的愚见.  相似文献   
173.
随着各国民商事关系不断纵深发展,国际私法中各项制度涉及的理论以及在实践中的回应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应运而生。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中一项元老级制度,限制和排除外国法的适用是其应有之义,然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充当维护法院地国立法管辖权的"安全阀"的同时,其过多过滥适用会使法律选择愈发不确定,不利于本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亦会阻碍国际私法趋向统一,所以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合理适用成为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4.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由于尚未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 ,导致司法实践对非法证据的处置各地做法不一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作者认为 :应在立法上弥补这一缺陷 ,当务之急则应正视《刑事诉讼法》修改程序条件尚不允许的现实 ,摈弃“价值权衡”理论 ,在“惩罚”与“保障”相互冲突的价值选择上不偏不倚 ,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以弥补法律条文之空缺。  相似文献   
175.
新刑诉法对同步录音录像做了相关规定,但是在研究中对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属性、与讯问笔录的关系及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等问题上仍纠缠不清。同步录音录像在我国刑事诉讼语境下不是证据,也不是法定的固定口供形式,不能替代讯问笔录。同步录音录像是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效方式,但是对存在与讯问笔录不一致时,应区别对待。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内容不一致,公诉机关不能证明讯问笔录合法、真实时,讯问笔录内容应无条件排除。  相似文献   
176.
177.
《政法学刊》2017,(1):90-97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必须要无缝对接到侦、捕、诉、审等诉讼环节,因为其属于程序性争点以及审判前环节可以采用自由证明的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司法机关权力的整体特色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而谨慎采用严格证明方法也更加合理,具体有书面审查、口头审查和调取、审查讯问录音录像等方式。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办案机制以承办人主办、部门讨论和主管领导决定为主,同时还有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在监督和控诉的不同方向可能会激化检警冲突和检法冲突。  相似文献   
178.
我国媒体曝光的多起刑事冤错案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非法证据问题,这与我国司法实践中靠抓人破案,靠口供定案,没有严格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司法工作者应加强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对"刑讯逼供",采用"暴力、威胁"与"其他方法 "收集的证词予以认定和排除,对于"毒树之果"也应该选择性地排除。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负有依法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也依法具有启动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职权。  相似文献   
179.
立法规定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中国规范司法行为、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司法公正的巨大进步。在侦查阶段,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侦查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证据观念的转变,侦查模式的转变和侦查措施的改进等方面。其次,存在着非法证据界定难,非法证据举证难和规则适用参与难等问题。这就需要侦查机关转变证据观念,提升依法收集国家证据的能力,完善侦查机关内部的非法证据排除机制,进一步推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走向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0.
一、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的界定和适用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指违反法律程序,以非法的手段获取的证据不具有证明能力,不能为法庭所采纳而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的原则。即司法机关不能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非法证据的大致范围包括: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的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在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时制作或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律师或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制作或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执法机关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