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620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238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2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企业在其商标获得注册或专利获得授权以后,并不从此就可高枕无忧,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注册后续管理制度非常必要.这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知识产权的持续有效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2.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3,(13):39-40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商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从完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遏制恶意商标注册、加强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等方面对一审稿作出了进一步修改。进一步明确驰名商标的内涵和保护原则驰名商标制度是在发生商标争议时,对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提供特  相似文献   
173.
国内简讯     
正3Q大战落幕,腾讯大获全胜——针对奇虎360诉腾讯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驳回了奇虎360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在京发布3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和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我国互联网领域首部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行业标准---《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严格遵循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准则,在充分考量消费者个人权益保障与互动态  相似文献   
174.
商标平行进口具有合法性,但在允许平行进口的同时应对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予以限制,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上海利华诉广州进出口贸易公司商标平行进口案,再次向立法机关提出对这一问题进行立法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5.
176.
数字     
正130万条美国版权警报系统运行首年发出130多万条警告饱受争议的美国版权警报系统在运行一年之后,共发出130多万条侵权警告通知。推出这一系统的版权信息中心表示,其发出的警告信息只触及到版权侵权行为的很小部分,其将把今年的警告通知数量提升一倍。2000万元琼瑶正式起诉于正,索赔2000万元5月27日,琼瑶就于正《宫锁连城》侵权一事,正式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于正及相关影视公司等五被告著作权侵权,并索赔2000万元。琼瑶认为,于正担  相似文献   
177.
法苑     
正经历多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日臻成熟,与之水涨船高的是市场对楼盘品质的要求。楼盘名称除了表明地理名称的作用以外,更多的承载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誉和口碑,从而构成其无形资产。本期法苑推出《楼盘名称商标侵权行为与正当使用的司法认定》一文,以具体案例为背景,解析了对于楼盘名称构成商标标识保护的认定以及正当使用的界限。在精品案例中,讨论了律师见证书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证明力的相关问题,此外,本期法苑还关注了网络电台、电视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网络游戏侵权判定问题,并收录了相关文章,希望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8.
179.
驰名商标的意义,在市场上讲是一种信誉,在法律上讲是一种保护。前面大家说到驰名商标不是荣誉称号,我非常赞成。  相似文献   
180.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了"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进行使用,亦不能获准注册。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何谓"夸大宣传"、"欺骗性"均有不同的认识,即应当是以"发生夸大宣传的损害结果"进行判断,还是以存在"夸大宣传"的可能性为判断依据。本文拟以人民法院所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