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23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6号《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局长周伯华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相似文献   
132.
韩平 《法学》2012,(4):58-65
对于本国仲裁裁决债务人的救济,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救济制度:申请撤销与申请不予执行。禁止债务人先后以相同理由申请两种救济之初衷在于既给予债务人双重救济的保护,又避免其恶意拖延。但是,由于在利益考量逻辑层次上出现了混乱,导致旨在遏制恶意拖延的法律规定贬损了旨在提供双重救济的法律规定,使得双重救济名存实亡。无论从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还是从世界仲裁法律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来看,完善我国本国仲裁裁决债务人救济制度的最有效办法,应是取消不予执行制度,仅保留撤销制度,并缩短撤销的法定申请时限。  相似文献   
133.
朱鹮 《法庭内外》2012,(11):14-15
已年近不惑之年的李先生因婚外情狠心离婚,却又想着前妻独自抚养儿子的不易,在离婚时便与前妻约定,将属于自己的房产份额全部赠与儿子作为补偿,自己净身出户,没料此举换来的却是儿子多年来对自己的冷漠。如今那套房产又面临拆迁,面对"无情无义"的儿子,李先生后悔了,在多次商讨拆迁补偿款的归属未果后,他一气之下将儿子告上了法庭,请求撤销其当初对儿子的房产赠与。2012年8月24日,经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法官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李先生享受涉案房屋45平方米的拆迁补偿款及相应的拆迁安置面积,其余72.12平方米仍然赠与被告小伟享有。  相似文献   
134.
因停车问题,王力与李海发生纠纷,导致李海踝关节骨折、头部外伤、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事发后,王力与李海达成赔偿协议:"王力无条件支付李海30万元,已支付15万元,余款15万元应分三次付清……"然而,王力支付了15万元后,并未支付剩余15万元。于是,李海将王力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剩余15万元及利息。  相似文献   
135.
时讯点击     
正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召开"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成立两周年工作"新闻发布会2013年12月3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成立两年来打造精品司法服务品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题进行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136.
2012年8月3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设立了我国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该项制度的设立,一来保障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二来又遏制了恶意诉讼的进行。但民事诉讼法中对该项制度的规定仅仅限于这一个条文,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实施方法,给现实法务的执行带来许多不便之处。因此,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对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7.
行政法理论和行政诉讼制度以违法为行政行为撤销之前提。由于行政行为合法性乃以其作成为判断基准时,从该时点审视,"错误但合法的决定"是存在的。对此情形,现行诉讼制度下"合法——维持;违法——撤销"的判决方式非救济良方。本文认为,应打破目前对行政行为撤销的概念框定,由法院在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前提下,根据比例原则,以既存行政法律关系当否摈弃为标准,决定是否撤销。此做法与形成之诉原理相符,在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判决两端拓展裁量空间,既利于行政相对人以简便方式保护权益,实现行政诉讼的实效性,又卸除行政机关不应承担之责任。  相似文献   
138.
正目次一、问题意识与论证目的二、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理论概述三、相关立法的缺陷与不足——基于司法实例的解读四、对策与建议——兼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征求意见稿)》一、问题意识与论证目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会是不可或缺的组织机构。股东会是由公司全体股东组成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在公司内部行使股东权的法定组织。〔1〕股东会对于涉及股东利益或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事项享有决定权。股东会通过召开股东会会议、  相似文献   
139.
我国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以实现事后对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由此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对案外人的事后救济就有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提起再审制度并存。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是各国民事诉讼普遍关注的内容,考察相关国家的类似制度我们发现,我国目前的第三人撤销之诉未来需要合理定位、扩大主体适用范围、与第三人再审制度择一适用及增设诈害防止参加等事前救济形式,以妥当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0.
正前不久,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海南大学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新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在小组讨论时,我主持了一节。主题是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问题。会上座无虚席,发言热烈,感触良多。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框架,经济的发展已超过世人的预想。伴随着社会经济大潮的狂奔,社会关系主体正日趋复杂。主体的多样性加速了社会交往的频繁与纷繁,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关系正朝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