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地革命战争之初,由于党团建设方面的滞后,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政治动员等工作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在这一形势下,中共六大召开并有针对性地通过了有关党团建设的制度和决议.随着各苏区对党团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不仅加强了共产党对苏区群众的领导和组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苏区的政治动员.当然,这一时期的党团建设对我们当前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2.
罗佳 《岭南学刊》2016,(4):27-32
网络政治动员就是政治主体在网络虚拟空间通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有意识地诱发意见倾向、调动政治能量,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的行为过程。我国网络政治动员在短短二十年内经历了从萌芽到勃兴、再到成熟壮大的飞跃式发展过程。它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以我国网络政治动员兴起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为界,可将其划分为萌芽、加速发展、普遍化和常态化发展三个阶段。在可预见的将来,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仍将持续,其能量还会进一步增强,只是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方主体的成长和成熟,网络政治动员中的博弈将会更加复杂和微妙。  相似文献   
43.
1950年的淮河水灾催生了中央的治淮决策。历经淮河水灾影响的皖西北地区在这场治淮运动中,成为当然的主阵地。不过随着工程的不断延续,以及水灾影响的慢慢退却,皖西北民众的治淮态度由最初的积极转向消极。民众态度的转变并未影响政府的治淮决策,基层政府通过将治淮纳入政治轨道完成了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动员。这一举措,在将治淮推向政治运动旋涡的同时,也弱化了工程的水利效益。  相似文献   
44.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解放军中非常流行的一句口号,它反映了我军战士为了胜利而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这一口号通常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起联用,成为政治动员、鼓舞士气的流行话语.然而,这句蜚声军营内外的誓言是如何产生和唱响的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传承的,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45.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46.
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动员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 ,创造了民众政治动员的奇迹 ,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中国共产党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 ,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动员口号 ,调动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为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7.
政策执行成效受到执行主体和执行过程中的多重因素影响。厘清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行动逻辑,有助于辨析政策成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对H省“秸秆禁烧”治理行动进行田野观察,基于“过程-组织-类型”三重维度分析中间政府动员行为与基层政府自主行为的匹配差异。研究发现,动员行为的发生通常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基层政府响应政策时具备一定的自主空间;动员行为能助推执行进程,但政策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突仍依赖基层政府的自主性调节;动员内容并不具备强约束性,基层政府的自主行为是对“约束”的软化和政策的本土化。治理成效依赖动员行为和自主行为的互动关系调节。基层政府的自主空间需在一个合理阈值内,满足政策目标和治理情境间的价值均衡。  相似文献   
48.
思想政治工作是消解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发生与发展与网民群体的思想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消解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政治动员政治动员在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转化和联动,其核心机制是虚实转化,在虚实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动员空间、动员主客体存在形式、政治信息与政治力量的三层相互关联的转化。动员主体的牵引力、网民诉求的自驱力、网络信息的催化力、网络环境的支持力相互作用是推动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蓬勃发展的动力。网络政治动员是一种新的政治提取能力,体制外成员更善于通过它获得同政府和传统权威抗争的力量。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态势与政府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对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治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法治路径和技术路径,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的政治路径更值得继续尝试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0.
政治动员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行动策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曾多次使用。在"大跃进"前期,政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正效用功能,在"大跃进"中后期,政治动员的负效用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因此,理性分析"大跃进"时期政治动员的模式,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