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9篇
法律   977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22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是隐蔽的商品仿冒行为,是在外观上故意向相同或类似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靠近,以引起消费者在购买时的混淆和误认,是一种严重的违反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22.
“假球“与“黑哨“的司法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足球联赛已开展七年,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假球”与“黑哨”两词,对其内涵,目前尚无权威解释。我个人理解:“假球”是指在足球比赛中,一方故意向对方示弱的行为;“黑哨”是指在足球比赛中,裁判故意偏袒其中一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3.
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各种管辖权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介绍和分析,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美国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特别是对人管辖权制度。总结和归纳了确定州法院对人管辖权的各种情形和依据,同时也指出了美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4.
张军 《研究与交流》2000,(1):25-26,24
一则小故事:荐贤让位。讲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晋景公派邹克出使齐与国受侮辱而引发的故事。郤克是一个驼背,恰巧与跛子的鲁国使者和一只眼的卫国使者碰在一起,受到齐顷公之母萧桐姬子的耻笑,并故意派与三位使者同样长相的人去接待。邰克十分气愤,感到莫大的羞辱。在回途至黄河边上发誓说:“请河伯作证,非报齐之仇,决不甘休。”回国后,即奏报晋景公,要求出兵伐齐,以报仇雪耻。  相似文献   
125.
论监督故意     
监督犯包括监督故意犯罪和监督过失犯罪。监督故意犯罪既不是间接正犯,也区别于不作为犯。监督故意不能是直接故意,而是一种特殊的间接故意;在监督故意的罪过心理中,冷漠以待的情感态度居于罪过心理的主导方面,因而它属于冷漠型情感罪过。监督故意犯罪的成立,以监督义务的存在为前提。对监督故意的分类需要通过对监督故意犯罪的分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6.
危害结果是对法益的侵害和侵害的危险,犯罪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侵害危险的行为,犯罪的本质属性决定任何犯罪必然导致危害结果,这决定了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的本质和危害结果的概念决定了只有为主观故意所认识的危害结果才能纳入犯罪构成体系,不存在不被主观故意认识却影响犯罪定罪量刑的客观超出要素。危害结果的刑法功能通过对犯罪的分类体现出来,我国刑法学以危害结果为标准对犯罪的分类存在一定混乱,这源于对危害结果概念认定的摇摆。犯罪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犯罪都是结果犯,应当取消行为犯和举动犯的称谓,而换之以危险犯。  相似文献   
127.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除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手段或者方法外,采取了概括性的描述"其他危险方法",因此该罪犯罪构成的规定为开放的犯罪构成。在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这种犯罪时,必须严格把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定要件。既不能盲目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缩小其范围,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导致定罪不准,量刑不当。  相似文献   
128.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倒卖车票罪是指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或者倒卖坐席、卧铺签字号及订购车票凭证,票面数额在5000元以上,或者非法获利数额在2000元以上的行为。但是,这一表述容易使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产生如下疑问:  相似文献   
129.
在侵犯财产的案件中,出现了许多“事后占有故意”的情形。“事后占有故意”现象在刑法学界引起了较多争议。本文对“事后占有故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0.
合同违约的主观状态是指导致合同违约的主观原因,即合同违约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的心理活动状况。合同违约的主观状态,渊源于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违约方有无过错的心理活动状况,合同违约的主观状态可以区分为故意违约、过失违约与无过错违约。合同违约主观状态的区分,对违约责任的承担、维护合同秩序、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予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