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113篇
工人农民   102篇
世界政治   3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6篇
法律   4352篇
中国共产党   2148篇
中国政治   3807篇
政治理论   1502篇
综合类   349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1156篇
  2012年   1151篇
  2011年   1094篇
  2010年   1115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094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通过对一起弑亲案件现场行为分析、犯罪行为人心理分析,提醒人们注重对子女早期情感的培养、重视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932.
1999年以前,平果县同老乡那录村那一座座连绵的丘陵地,到处杂草丛生,村里800多名瑶族同胞守着大片土地,却带着全县贫困村的帽子,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1999年,韦建忠以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被选派到那录村任主任助理,看着群众日子清贫,却苦于致富无门,心里很不是滋味,出路在哪里呢?靠山吃山,经过反复调研分析,韦建忠决定承包村里集体荒山种  相似文献   
933.
入户盗窃未遂认定为盗窃罪还是非法侵入住宅罪,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时已有定论。但是,新修订的入户盗窃取消了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因而从法理和实践角度,对入户盗窃是否存在未遂形态、如何判断行为人以盗窃故意进入房屋、入户盗窃着手的标准等进行分析,有利于对该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934.
犯罪心理痕迹是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特征的综合反映,是由于犯罪行为作用而引起。利用犯罪现场的时间和空间能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和状态,分析作案人在作案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利用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逆向地从作案人行为活动入手分析案情、刻画案犯特点、追溯犯罪行为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5.
智慧酒店与智慧停车场的推广与应用,将使人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更精彩!  相似文献   
936.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上发展速度较快,使全省文化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特别是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方面成就突出,获得国家级多项奖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首先,不但要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  相似文献   
937.
领导者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领导者角色又是"个体在一个特定职位中作出的典型反应"1。这种"典型反应"各人不同,于是领导场上形成了不同的领导行为模式,形成了本色表演与模仿表演、真实表演与假面表演、清晰表演与模糊表演、规范表演与另类表演的分析类型。提升领导绩效的一个前提,是有良好的角色认知和角色确定,即对领导角色有"应然"的认识和把握,然后人们才能按角色的文化情景规定,"实然"地去扮演角色和完成角色,有效提升领导力。  相似文献   
938.
犯罪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是侦查分析的重要切入点。从加害与被害相互作用的强度可分为加害行为强被害行为弱、加害行为强被害行为强、加害行为弱被害行为强与加害行为弱被害行为弱四种互动模式。不同的互动模式形成的犯罪过程和结果不同。研究两者间的互动模式,有助于揭示行为规律、充分认识行为过程、正确研判行为性质、明确行为人特征,从而为侦查指明方向,为揭示案件事实真像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39.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侦查取证行为之一,在侦查实践中也成为每个刑事案件的必经阶段。侦查讯问有可能成为案件侦破的有效措施,彰显法律的正义和建塑警察的良好形象;也可能由于非法讯问导致冤假错案,损害法律的权威和败坏警察的形象。侦查讯问是一个蕴含丰富内容的研究课题,而这种"丰富内容"就源自侦查讯问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厘清其中矛盾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侦查讯问理论及实务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必然的路径。  相似文献   
940.
《学理论》2014,(31)
青少年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可塑造性最强、接受幸福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创造幸福是教育的目的理念,通过对中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程度的调查,从多角度审视中俄青少年的幸福感程度的现状,同时也为提升中国青少年的幸福感提供借鉴与启示,增加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