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6篇
法律   399篇
中国共产党   284篇
中国政治   473篇
政治理论   145篇
综合类   2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平淡的生活     
《海内与海外》2021,(2):36-37
新春刚过,窗外的波兰依然白雪覆盖,零下10度。还有一周就开学了,转眼20年,这异乡的风景怎么都抹不去心中对家国的思念和崇敬。女儿天天跟着我练习篆书楷书,工笔写意,这天突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教汉语啊?是啊,当初远嫁,初来乍到,也有人说:干嘛教汉语啊,是个中国人就做得了,做生意多好啊,你看,我已经成了百万富翁了,你还是个穷老师。  相似文献   
52.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已明确将"事实之争"上诉案列为二审应开庭范围,然而二审开庭率至今仍在低位徘徊.二审法院给出的不开庭理由,竟多为早已被废弃的"事实清楚,可不开庭"之旧规.此做法不仅与刑事诉讼法立法目的相悖,在宪法层面也存在诸多弊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检察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工作监督,均是现行宪法体系下解决上诉案开庭问题的可行路径.严格司法,应确立和落实刑事案件二审一律开庭审理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53.
贺剑 《比较法研究》2015,(2):172-185
改革开放以来,案例研究在我国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和现今的两次研究热潮,但案例研究在本体论层面是什么并未得到认真对待。纵观比较法经验,案例研究是一类与论文、书评等相比有着显著特点的独立的法学文献,具有篇幅简短、个案取向、偏重教义三个特征。在我国,案例评析可以辅佐和围观司法实务,也可以为部门法和非部门法研究提供教义学基础。对公报案例、指导性案例的评析举隅以及对相关理论的澄清都是有力说明。案例评析在我国的推广,有待于主流法学期刊的开放和学术评价体制的微调,亦需在写作体例和文献运用上予以规范。案例评析的昌明,将成为我国法教义学昌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4.
法治伦理是从法治本质出发,由法治化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法治伦理的形态,即中西治理文化的结合、时代和传统融合、民族性和全球性统一。法治伦理的形态蕴含当代中国法治伦理的特质,即民主、保障人权、和谐和德教。当代中国法治伦理蕴含的四个特质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构筑了当代中国法治的灵魂,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同时也是法治实践的行动方向、法治实践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踏踏实实地坚持民主、保障人权、和谐及德教的中国特色的法治伦理,以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55.
儿子今天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知道你在那边十分辛苦,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公务,还要熬过高原反应的痛苦,这些增加了我对你的思念。我每天都想给你打电话,听听你的声音,但时常因为课业负担而放弃了。我能做的,只有让自己好好表现,才能使你放心,让你高兴。儿子的信,让我既感动又欣慰,感动的是儿子的孝心,欣慰的是儿子的进步。同时,这封信也把我拉回到三个月前——2014年9月18日,我背上行囊,随援宁工作队赴宁夏,履新挂职两年。离  相似文献   
56.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档案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从教师、学友、宿管和家庭全方位地给予大学生关怀与帮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增设心理咨询门诊,培养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区别各种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发现早期的心理问题,使之尽早得以合理解决,避免极端事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国内安全保卫专业的设立对国内安全保卫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参照公安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练、战"一体化视阈下的国内安全保卫专业建设、发展与创新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具体而言应主要从"教"层面的专业定位,"学"层面的课程体系构建,"练"层面的教学方法创新和"战"层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58.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宗教条款包含“禁止立教条款”和“宗教自由条款”。两个条款合力确保政府在各教派之间维持中立,以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但何谓“宗教”,宪法并未解释。制宪之初,基督教背景下的美国,多认为“宗教”就是对上帝的信仰,针对宪法中的“宗教”概念甚少异议。随着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新兴“宗教”层出不穷,各种信仰纷纷出现,有神论的宗教概念显然已无法应对时代的需要,如何区分“宗教”与“世俗”成了宪法上的疑难问题。界定“宗教”概念既要在传统宗教的诸神之间保持均衡,又要顾及人类未来的信仰探索,困难重重。最高法院打破了有神论的宗教观,扩展了传统上的“宗教”概念,但又没能明确具体的“宗教”认定标准,只是在零星的判例中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逐个解决纠纷。联邦下级法院以及州法院尝试通过明确的客观标准来认定“宗教”,裁判纠纷,但观点纷呈,意见不一,且纰漏颇多。学者们亦从不同视角为“宗教”概念的确定献言献策,但追求逻辑的自洽胜于对问题的解决。所以,美国至今未能在“宗教”概念的认定上形成“通说”,美国宪法上的“宗教”概念难题仍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59.
《精神文明导刊》2012,(12):30-31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60.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乃是在不法论意义上而言,即不法的成立是根据行为的客观面或是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进行判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刑法学中尚未真正展开,双方的论争缺乏针对性,且在概念的指涉与运用上充满混乱。就我国刑法的立场问题而言,有必要根据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不同维度进行立场选择。在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客观主义;在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受客观主义严格约束的主观论,即一种以法益侵害为基础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