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944篇
中国共产党   497篇
中国政治   1300篇
政治理论   307篇
综合类   406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人们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转变。国际互联网及其拓展的广阔的“数字空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认识“虚拟社会”,如何处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去应对互联网本身给传统社会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虚拟社会的概念解读我国学者对“虚拟社会”已有了相关的研究,多数社会学者认为“虚拟社会”就是指“网络社会”,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它的虚…  相似文献   
34.
思维差异和英汉数字习语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作为一门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样以它独有的魅力展示不同语言的思维差异。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对数字的描述也各有特点,从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在英汉数字习语的描述和分析中,找出恰当、准确的翻译数字习语的方法,有利于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英汉语言。  相似文献   
35.
数字的神秘性作为传统法律的一个鲜明特征,主要来自"神秘数字"这一人类学的概念,根源于原始社会对时空的直观认知以及有限的计数能力,并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导引机制,沉淀到法律文化的深层,在特定语境下影响着法律的废、改、立.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下,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法律制度变迁,法律中的数字出现了"去神秘化"的趋向,一定意义上促...  相似文献   
36.
梳理我国职工疗休养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当下数字化改革的背景,数字技术赋能职工疗休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基于职工需求的现实驱动。数字技术将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性角色,更应成为工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场域。以“杭州职工疗休养平台”的构建为例,开发涵盖多层次的疗休养服务与科学运维体系,着力构建与职工疗休养密切相关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积极探索职工疗休养平台数字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职工疗休养工作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7.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原料为劳动对象,利用数字化劳动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技术经由企业分工协作体系的重塑推动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企业分工协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企业间网络化分工协作和企业内部数字劳动过程,可发现并阐明数字经济下生产社会化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双刃剑特性。该性质表明:数字经济既可以推动生产活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代表更先进生产力,同时也会激化企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表明,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演进必将呈现出企业分工代替社会分工,以及所有制形式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形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不动”的困境延续到了乡村数字治理中,表现为乡村数字治理的官僚化、悬浮化、形式化和技术化,本质为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数字改造伴生的国家政权干预压缩了乡村自治空间,悬浮型乡村治理结构中干群关系的松散难以产生有效动员,以及农民自身数字能力贫困的制约,阻碍了农民主体性的实现。须通过还权赋能,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数字治理的意愿、能力和权利,重塑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39.
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数字文化产业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跨越了创造和生产“文本”的时空限制,能够有效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现代化、乡村文化传播多元化以及乡村文化生态多样化。透视我国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数字空间失衡、数字人才缺位以及数字产品趋同等新数字衍生问题。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应从优化顶层设计、推进东数西算、明确多元主体以及重塑品牌特质四个方面同步发力,赋能我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实走深。  相似文献   
40.
于水  杨杨 《求实》2022,(4):4-14+109
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契合了多元要素互动情境,遵循了技术赋能基本逻辑,重塑了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诉求响应机制,发挥了数字技术的相对优势,保持了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有效感知。同时,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存在一定的限度,集中体现为数字技术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工作需求、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数字技术可能导致群众工作陷入“技术万能”困境等三个方面,需要在群众工作数字化过程中予以关注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