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7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案例启示:盗伐林木时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定性,应在正确把握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与盗伐林木罪区别的基础上,结合刑法中想象竞合犯、牵连犯等罪数理论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都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这种规定只明确了附加刑与主刑之间采取相加执行(或称并科)规则,并没有明确数附加刑之间如何进行合并执行。《刑法修正案(八)》对数附加刑执行的规定,对司法习惯影响不大,但引发了两点争论:第一,数有期剥夺政治权利刑合并应否继续实行限制加重?第二,没收全部财产刑和罚金刑的执行应否继续实行吸收?本文认为,对数有期剥夺政治权利刑合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较为合理,即主张继续沿用司法习惯做法实行限制加重;对数附加刑"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应解释为按照先执行罚金刑而后执行没收财产刑的顺序分别执行,基调是相加执行,关键是明确分别执行的顺序:先执行罚金刑,后执行没收财产刑。  相似文献   
13.
受贿且渎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相互出现,对其并罚还是单罚,却一直没有定论,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该类案件。在理论上各种学者的观点和认识也并不一致,在司法实务中,各地的判例也存在不同,如何解决受贿型渎职犯罪,已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刑法相关原则,法益保护以及"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该类犯罪中的定位三方面法理分析,对受贿型渎职犯罪应当认定为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4.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2,(3):7-7
三门峡中院企业报账员贪挪千万公款购买"黑彩"案一审宣判2012年1月31日,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企业报账员挪用公款、贪污案,被告人强博博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  相似文献   
15.
近日,北京市二中院以受贿罪、非法经营罪和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判处国家药监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敬礼有期徒刑17年。  相似文献   
16.
只有初中文化的崔军胜,在鲁北一个贫困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先后担任分社的负责人、客户经理,这样的工作本来已让很多人羡慕不已,而他却沉溺于购买彩票而不能自拔,越来越多地把贪婪之手伸向公私款项,一步步滑入罪恶的深渊。自2005年至2011年间,他像蚂蚁搬家一般,以诈骗、挪用等手段侵吞公私款项多达1517万元,全部用于购买彩票以及归还由此造成亏空的冒名借贷利息、股息等。日前,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宣判,以挪用资金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崔军胜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非法所得全部予以追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6日,正值元宵佳节,王法官在办公室接到一位曾经的受害人刘倩倩的新春祝福电话,"感谢法官对我的鼓励和精神抚慰。"走出噩梦的刘倩倩开始了新的生活,王法官为她感到由衷高兴。  相似文献   
18.
"断卡"行动开展以来,严厉打击了"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予以震慑,但在司法实务中关于涉卡人员的构罪标准、罪名认定、一罪数罪认定等问题五花八门,最终导致同案不同判、打击力度不够、扩大解释司法解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回望2019,有关法治的一幕幕,一定在你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涉黑案件迎来终审判决——"孙小果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槌落下,正义申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朴素信念,也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20.
走私犯罪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之一,走私犯罪所得的合理界定不仅涉及走私违法所得没收的范围,而且关系着洗钱罪的定罪与量刑。结合走私犯罪的法定犯性质、经营型犯罪特性以及违法所得认定的一般理念,应以走私犯罪获取的非法利润数额认定其违法所得数额。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洗钱罪"明知"的表述,但这并不改变洗钱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仍然应当具有"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及性质的主观故意,且应当将"明知"作为该罪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在限制入罪方面发挥作用。在自洗钱入罪的背景下,应以走私犯罪所得产生的时间节点界分走私罪与洗钱罪,购销走私货物不构成洗钱罪,对走私行为人自洗钱的行为应当以走私罪与洗钱罪并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