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8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本文主要对数罪并罚的并科、吸收、限制加重等原则从公正、功利等方面来评析其利弊得失,认为吸收、限制加重原则弊大于利;而并科原则虽然利弊皆存,但因其具有荆罚公正、符合平等性以及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等特性,应当扩展其适应内容,对数罪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等刑种,均可适用并科原则确定所执行的刑期。  相似文献   
263.
本文从法律行为理论出发,认为对在同一次走私活动中走私不同种类物品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认定,虽然是一家之言。,犹望引起理论界对传统行为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64.
在减刑制度适用的过程中 ,可能存在减刑之后发现原判决宣告之前犯罪分子还有其他罪未被审判即有漏罪的情形 ,或者发现刑罚执行期间罪犯再犯新罪的情形 ,从而产生减刑适用中的数罪并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已经作出的减刑裁定是否有效 ,本文认为这两种情形应当区别对待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65.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他人谋取利益"旨在说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对价关系;"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包括行贿人、行贿人所指示的第三人以及单位,"利益"包含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将"为他人谋取利益"限定为客观上实施了谋取利益的具体职务行为或者解释为主观要件要素,不具有合理性;"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最低要求是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先没有约定,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收受作为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的财物的,成立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相似文献   
266.
对于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劫取被绑架人财物的行为,因是基于两个不同的犯意而实施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犯罪构成事实,应以绑架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现行刑法第239条中规定的“杀害被绑架人”此一绝对适用死刑的情节,应解释为一种加重结果,亦即所谓的“杀害”是指“杀死”;而该条对“致死被绑架人死亡”此一情节简单配置唯一刑种死刑的做法,显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因而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67.
法博士     
《人民公安》2008,(24):59-59
法博士:一被拐卖妇女写信报称其于十五年前被人拐卖,一直被控制人身自由没有逃脱。该案是否已过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241条第3款、第4款规定,收买被拐卖妇女,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应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从该案看。该妇女的人身自由仍被限制,亦即非法拘禁的犯罪行为仍在继续状态。  相似文献   
268.
鉴于牵连犯这一罪数形态在理论上的复杂性、模糊性和混乱状态,加上从一重处断原则的诸多矛盾和缺陷,刑法学界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处断原则提出诸多质疑,并进而导致了关于牵连犯概念的存废之争。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牵连犯的概念、构成条件及世界各国或地区对牵连犯在立法、司法和理论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传统意义上牵连犯处断原则的利弊。并进而论述了未来我国牵连犯的合理归宿。  相似文献   
269.
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制度在促进罪犯改造、强化监管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减刑制度预后性差,招致了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减刑制度不少的批判。  相似文献   
270.
案情简介郑某在某酒吧内向刘某购买手枪一支,双方约定交易价格为3500元。郑某当场支付刘某现金2100元,提出能否以1.7克左右冰毒(甲基苯丙胺)冲抵余款1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