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9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自洗钱行为入罪,不仅在政策层面有着顺应时代背景和接轨国际潮流的社会正当性,而且在理论层面,一行为说、不可罚事后行为说等持论的可商,亦证成了自洗钱入罪的刑事正当性。自洗钱入罪后,对于自洗钱行为和上游犯罪行为的处断应予数罪并罚,其理论考量在于:一是想象竞合、法条竞合、牵连犯、吸收犯等从一罪处断论的理由难言妥当;二是数罪并罚既与罪刑法定原则和全面评价的要求更为相合,又与罪数理论的实用主义和简明发展方向更为相契。  相似文献   
62.
63.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实质是指“不可数罪并罚的事后行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可以导致不可罚的缘由作出相应的分类,也可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本身的数量作出相应的分类。虽名为“不可罚”,但“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并非绝对的“不可罚”。为尊重案件事实真相和体现个案正义,“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至少应作为从重量刑情节对待。  相似文献   
64.
<正>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孟庆华教授的专著《数罪并罚适用与比较》,共计76万余字,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1月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已出版的第三本专门研究数罪并罚的力作。与此前出版的两本研究数罪并罚的专著相比,该书不仅在篇幅容量上有所超越,而且在数罪并罚的理论上也有许多进展与深化,因而该书更具有可读性价值。  相似文献   
65.
走私犯罪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之一,走私犯罪所得的合理界定不仅涉及走私违法所得没收的范围,而且关系着洗钱罪的定罪与量刑。结合走私犯罪的法定犯性质、经营型犯罪特性以及违法所得认定的一般理念,应以走私犯罪获取的非法利润数额认定其违法所得数额。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洗钱罪明知的表述,但这并不改变洗钱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仍然应当具有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及性质的主观故意,且应当将明知作为该罪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在限制入罪方面发挥作用。在自洗钱入罪的背景下,应以走私犯罪所得产生的时间节点界分走私罪与洗钱罪,购销走私货物不构成洗钱罪,对走私行为人自洗钱的行为应当以走私罪与洗钱罪并罚。  相似文献   
66.
5年间,贪污公款42次,总额达2000余万元。最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该区北安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原正科级负责人王风昭贪腐案,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万元。  相似文献   
67.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这是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对刑法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次修改。该修正案共50条,取消了13个罪的死刑,第  相似文献   
68.
自由刑是我国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刑罚,但作为自由刑中心的有期徒刑上限过低,其弊端日益凸显。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制度作出了许多改革,但并未对有期徒刑(单罪)十五年上限作出调整,只是将有期徒刑(数罪)总和刑期在三十五  相似文献   
69.
我国《刑法》第356条是对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刑法理论界对该条的性质是毒品再犯还是特殊累犯持有不同看法,导致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困惑。从立法意图、法律条文的表述以及该条文在刑法典中的位置来看,认为其是"法定的再犯"更为合理。对该条在数罪并罚情形中以及与《刑法》第65条发生竞合时如何适用法律,应该分析具体情况,适用不同法条。  相似文献   
70.
庄绪龙 《法治研究》2010,44(8):70-75
目前,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价值、社会效用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始终没有形成思想和学术上的合力。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刑事和解的适用在"修正"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同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些缺陷成为合力形成的最主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制度的保障机制,如加害方"真诚和解"、被害方诉权实现、司法效率保障等保障性制度,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真正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有益模式进行制度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