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廉政瞭望》2012,(16):39-39
知识分子约架之风,自京城发端,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平素温文尔雅的兄弟,一言不合,便高呼“约架”、“约架”,似乎不千一架。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血性。而且都企图将约架约成新闻,譬如在金华,可约在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斗起来,伺其壮观:在宁波,可约在月圆之夜,鼓楼之巅,光华如水,文气弥漫,斗起来,伺其雅致;在嘉兴,那更方便了,找一个雾天,直接上烟雨楼,《射雕英雄传》那场架,还没打痛快,诸位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2.
许明 《当代贵州》2014,(20):17-17
正"无聊才读书"也没什么不对,可怕的是无聊也不读书。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读书的民族之一。历史上文人骚客关于读书的箴言、名句俯拾皆是,流传至广,今天仍然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励读鸡汤。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  相似文献   
13.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15):25-25
5月12日上午10点,贵州省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一场题为"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的讲座正在进行. 讲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洋洋洒洒地脱稿而谈.从沿袭千年的私塾教育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从古代文人的自恋与党争到近代文学"两条路线"的误区……陆建德娓娓道来,引导听众一同探讨和反思中国千年来的文学传统. 台下,300余名听众座无虚席.他们中有慕名赶来的青年学生,有80多岁仍孜孜不倦的耄耋老人,不少人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讲,一边埋头做笔记. 这是贵州知行讲坛第33期讲座现场的盛况.  相似文献   
14.
15.
痴公 《政府法制》2013,(29):17-17
中国不乏硬骨头的文人。鲁迅先生,人称他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他向黑暗的社会冲锋陷阵。最近读了岳南先生写的《一代国学大师》一书,又认识了一侄硬骨头文人刘文典先生,故神思奔逸,有了许多杂芜的感想。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学的复兴与文人游幕密切相关。伴随文人游幕的踪迹,清词率先在江南得以复兴并由此传播到全国各地。在清词从江南到岭南的传承绵延中,宜兴词人万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初重要的词学论著《词律》作于万树游幕时期,他一生填词五百余首,是其游幕生涯的真实记录。与其同时,共事于同一幕府的众多江南幕僚文人,政事之余,赋诗填词,谱曲论文,万树、吴棠祯、吕黍字、来集之等大批江南词人追随两广总督吴兴祚的宦迹从江南到福建、到广东,他们的幕府唱和直接推动了清初岭南词坛的空前繁荣,万树是清词复兴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7.
行万里路,写万卷诗,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王驰在诗集《一路奔波一路歌》中记录了自己足迹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播撤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催放出了真挚的诗情和浓郁的诗意的美丽花朵;这些从心底弹出来的动人乐章集兴怀、记游、记事、交谊、记忆于一瓯,“兴观群怨”于一体,于景物之中见人性,于生活之中见哲理,于平淡之中见真情,给人以极具价值的人生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绘画理论中蕴含了相当丰富的颐养心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艺术家以及当代人的精神建设是有较高价值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创作中虚静的心态及对理想人格执着的追求很值得当代艺术家学习借鉴。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致力于自由、超脱、自我完善的人格建构的精神,追求本真与自由的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人格建设也很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4,(22):42-43
鲁迅先生说过,若无经济自由便无写作自由,确乎是,著述只为稻粱谋,自然最是文人不自由。然则文人若腰缠万贯,他还会三更灯火五更鸡吗?靠有钱来确保文人的自由著述,这条路子多半不好走。但不为钱,依然作文者有吗?有,此人就是范长江。  相似文献   
20.
马屁也不易     
张鸣 《廉政瞭望》2012,(17):46-46
文人无行,最招骂。其实,无行在某些情景下,也是混事的一种方式,最抢眼的,当属拍马。按说,马屁谁都会拍,用不着上专门学校进修的,但是,老粗拍马,一来拍不到地方,挠不到痒处,二来词汇不够丰富,语言未必文雅,所以,历朝历代,马屁多半由文人包办。皇帝老儿,无论出身凤子龙孙,还是地痞流氓,只要屁股坐稳了龙椅,需要偃武修文,就用得着文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