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晏建怀 《各界》2014,(10):46-47
对于宋朝士大夫来说,苦读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更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丰厚的待遇和灰色收入之后,便纷纷买房产,置豪宅。赵普宅、寇准宅、陈升之宅、蔡京宅、秦桧宅、王继先宅,均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奢华如神仙洞府,成为了宋朝各个时间段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32.
晏建怀 《党政论坛》2011,(22):50-51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的时候,尚气白任,贪图虚名。某年,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引起丰考官的注意,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丰考官面前。可是,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漂亮。而另一位应试举子张景却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仅从衣袖内拿出一篇极短的文章交给主考官。  相似文献   
33.
徐悦 《检察风云》2014,(16):91-91
暑气正热,扇子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扇面上的笔墨运用,尤为灵动美。据《西宫记》记载,平安初期,每逢夏季,宫廷贵族赐予侍臣折扇,折扇成为宫中活动时侍臣携带的物品之一。  相似文献   
34.
35.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由于宋代文人画的加入对磁州窑纹样的影响极为深刻,创造出许多瓷器绘画技法,对其他窑口及世界瓷器绘画技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任红敏 《前沿》2011,(5):10-13
元初,忽必烈潜邸的少数民族谋臣侍从文人群体,多具有实际的行政工作能力,有治国的见识和眼界,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许多兼有经济之才、学者素养和诗人气质,不仅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政治地位影响了元初的文学与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和汉族儒士文人经常接触,广泛交流,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学习交流,尊重理解,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37.
陈振濂 《今日浙江》2013,(10):60-60
金鉴才是上世纪60年代浙江美院的书法大学生,是书法界最早的科班人才。但因为兴趣广泛,尤其因为对老一辈艺术家诗书画印兼能的提倡会心日久,故所作花鸟画极有专家风范。写书法自是当行本色,尤以楷行书驰誉书界,亦能篆刻铁笔。近年人书俱老,反而越来越注重诗文之雅与国学之醇,且嗜古琴,寄佛寺,俨然一飘逸江南文人墨客矣。  相似文献   
38.
苏轼的情感极为复杂与丰富。在其饮酒诗中,苏轼对于理趣的追求,对于情感的抒发,对于人生的整体态度都通过与酒相关的不同主题表现出来。而透过这些主题,反映的是苏轼性格中的积极与旷达。  相似文献   
39.
广敏 《人民政坛》2014,(2):32-32
<正>诗,离心灵最近。千百年来,她循着中华文明的脉络,流淌于国人贲张的文化血脉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问世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青睐于以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至诗歌创作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标志。直到黄遵宪一句"我手写我口"才拉开了近代诗歌革命的序幕,诗歌终于步下神坛,走近普通民众。散文,亦是一种优美的文  相似文献   
40.
<正>喜洲是一片丰沃的土地,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著名的"喜洲商帮",培养出数不尽的文人志士。千年的历史中,古老的喜洲镇书写了多少传奇,尹龙举就是古镇中的一个传奇。1916年,尹龙举出生于喜洲白族一个殷实人家。父亲尹养初先生曾是著名的喜洲商帮中经营颇佳的一位富商,曾任云南省总商会会长。5岁时,尹龙举就随父母到昆明读书,在昆明读完小学,又上了东陆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