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平 《民主》2014,(6):46-49
<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这句古诗来形容唐弢在文学研究方面的追求再合适不过了。1987年我采访唐弢先生时,唐弢已经74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是全国瞩望的著名学者。可他人老心不老,仍在孜孜不倦地搜集资料,忙于完成他的毕生夙愿——鲁迅传记的写作。"我不想写第11部!"当时,陆续出版的鲁迅传记已有10部之多。唐弢要写的这部按顺序排列应是第11  相似文献   
62.
针对西方文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出版了数量庞大的研究成果。我国西方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学史研究,这类成果研究侧重教材的编排体系;第二类是断代史研究,如古希腊文学史、文艺复兴文学史、十八世纪文学史等,这类成果按照史学方法展开,但较之文学史范围相对深入;  相似文献   
63.
《理论与当代》2004,(2):40-40
袁良骏在2003年12月10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指出:熟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鲁迅和郭沫若的一桩公案。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的几位新锐分子冯乃超、李初梨等,为了推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竟然将自己的“盟友”鲁迅当成了绊脚石,向鲁迅发起了猛攻。猝不及防的鲁迅开始有点  相似文献   
64.
胡遂  欧阳慧娟 《求索》2007,(5):165-167
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第十一章“唐初的白话诗”中曾将诗僧王梵志、寒山与田园诗人王绩并列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自此以后,寒山诗歌开始为现代学术界乃至西方世界所重视。我们认为,寒山诗歌其所以能够对古今中外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并非因为其中具有许多优秀的具有文学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65.
徐立钱 《前沿》2013,(10):147-149
在正统的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巴金小说《家》里的觉慧历来是备受赞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过考察作者本人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可以发现文学史所塑造的可爱的准革命青年觉慧的形象有待于重新认识。论文首先追溯了1949年以来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所塑造的觉慧形象,接着从作者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觉慧作为从封建大家庭蜕化而来的一员所固有的缺陷。最后通过比较《家》中的觉慧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引出"如何启蒙"这一在今天看来依然重要但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滁州西涧     
  相似文献   
67.
佚名 《政府法制》2013,(5):45-45
中国的读书人怕是没有不知道苏东坡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大学问家和大书法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说起他的文章,史称“浑涵光芒,雄视百代”。苏东坡之所以有此成就,当然不是天生的,尽管他从小聪慧。家庭环境使然,但和其一生好读书和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8.
姚辛 《党史文汇》2007,(11):35-38
1935年,尽管依旧风狂雨暴,但左联仍然不屈地战斗、不息地劳作,在求新创造中前进,豪迈坚定。  相似文献   
69.
讲“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我想有两点要解释一下。第一,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学史名词叫做“唐诗宋词”,我为什么把它改成“唐宋诗词”呢?原因就在于诗和词这两种文体,实际上在整个唐代和宋代都有过非常辉煌的表现。第二,解释一下“现代解读”。  相似文献   
70.
李城外 《世纪行》2007,(9):43-48
1969年至1974年,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原文化部在湖北成宁创办“五七”干校,六千余名文化界领导干部和作家、艺术家、出版家、翻译家、文博专家及家属下放鄂南向阳湖,度过了几年“脱胎换骨”的艰难岁月。尤其是当年的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被“一窝端”(其中包括冯雪峰、冰心、沈从文、萧乾、陈白尘、张光年、臧克家、楼适夷、郭小川、韦君宜、严文井等众多文学大家),可谓名流云集,空前绝后。向阳湖已成为这些文学大家们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节笔墨凝重的篇章。十多年来,中国作协会员、成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致力于干校文化研究。为了铭记历史,本刊选载一组李城外采访向阳湖文学名家的口述实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