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长之与沈从文文学批评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之与沈从文同是"京派"文学批评的大家,但其批评观亦有各自的独特性。将两者的文学批评放置在"京派"批评的范式内做比较,可以彰显其批评个性。"京派"本是个倡导学术自由、宽容的松散学术团体,这种"和而不同"式的学术存在方式正是"京派"自身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众多"京派"批评家的批评实践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102.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仅与女性主义批评有着共同的理论旨趣,还能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具体的阐释思路,如日常生活的自在价值、日常生活的思维和活动模式、日常生活的抵抗战术和日常生活的提升方式等等,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洞见一些过去可能忽视或者完全没意识到的问题,如文本中的日常生活特点、日常生活的价值等,还开阔和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视界,具有强大的理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借鉴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于女性主义批评实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3.
裴吉荣 《学理论》2010,(29):190-191
李健吾是京派批评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批评强调个人的主观印象与感觉,强调"人性"的介入与批评及批评者本身的独立性,他的文学批评所采用的是抒情散文的体式,具有浓重的诗意与抒情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领域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谈形式发表,意在推动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5.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标识性术语.“表示任何一部文学文‘应和’(echo)其它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文本互相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蔽的引证和引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p373).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首先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中提出,她认为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文本之中总是存在着其他文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6.
文学批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不乏有许多经典的论述。根据当代我国文学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站在人性美学角度去欣赏、感悟生活的审美空间,在文学评论上要尊重作者,体现作品评论的客观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07.
108.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崛起.1979年,两位美国女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巴合作出版了长达700多页的厚重之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以下称<阁>著),以对性别与文学关系的全新阐释、对"父权诗学"的"激进误读"和文本分析的振聋发聩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9.
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社、《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7至28日在杭州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30多  相似文献   
110.
哈贝马斯尖锐地批评了德里达的“普遍文体”,他在主张对于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作综合研究的同时,也承认各种文类之间的差别。他一方面要捍卫文学、审美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又反对把文学审美中心化。哈贝马斯的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审美乌托邦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