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陈海艳  詹艾斌 《前沿》2010,(5):173-176
文学批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也是根本性的意识要求和方法论特征。面对批评对象,批评家必须具备当代意识。这首先是指批评家必须具备自觉地以其批评实践参与当代文学、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意识;同时,它也要求批评家必须具备开阔而深邃的当代视野与眼光。如是,文学批评实践也就能直接地介入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方法论特征表现为多个方面;从根本上说,文学批评需要做到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的结合,实现美学观点、历史观点与人学观点批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文学批评观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创作的动力、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本质等方面的观点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两位大师都认为潜意识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并都从心理机制上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形成精神分析批评观。但是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又使得两者的精神分析批评观自成体系。弗洛伊德忽略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而尝试用梦来解释文学创作,陷入泛性论的困境。荣格尝试从宗教神话里寻找原型,脱离社会现实探索文学创作,给文学披上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13.
快乐大叔 《党课》2014,(23):99-101
看了不少人谈网络文学,说来说去,大家似乎说的都没有错,可却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落地,那就是,在每日更新的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作为有志于网络文学批评的评论家们,到底谁可以焚膏继晷没完没了地去“追”,谁又可以塌下身子心平气和逐字逐句地去读。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年“在场经验”和“实战经过”,使得我们的评论家们普遍具有一种能耐,那就是一本书拿到自己手里,往往翻开封面随便跳着瞧上几段,就能对作品估摸出个一、二、三来,再结合对作家以及文学创作现状的主观认识和了解,应付一般的研讨会显然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14.
高惠莉 《求索》2012,(12):150-152
西方社会正沦陷于以货币为胶合剂的商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包围圈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基础因而发生了巨变和错位,西方文学场同样未能幸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功利心态造成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质疑,无论作家还是批评家的人文精神意识开始变得淡薄,终极关怀开始走向衰退。如今,文学批评陷入一种对伦理道德问题视而不见的伦理危机的境地,当下的文学评论者不愿意公开讨论伦理道德问题,不愿意正面地分析作者以及小说中人物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文本的道德观念和作者的道德立场分析处于缺位的状态是一种"价值伦理"与"程序伦理"的分庭抗礼。针对文学批评的"失魂"现象,重提文学批评伦理问题,无疑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5.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波浪潮,每次浪潮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得纷繁复杂,但各个时期的电子文学批评仍然有其可辨认的特点:第一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并推动电脑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热衷此道的批评家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编程高手,他们往往同时就是电子文学的创作者.第二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建构数据自我,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见解,在线文学社区成为他们与创作者交流的公共空间.第三波电子文学批评更多关注在线文学社区的相互协作、基于不同媒体的文学的相互转变与流动,具备更恢弘的眼光.  相似文献   
116.
刘音 《海内与海外》2008,(10):17-19
蔡桂林是文艺学·文学批评硕士,这在军旅资深作家中是当之无愧的高学历。20世纪90年代,蔡桂林在文学批评上卓有建树,成为军旅文学批评界的中坚力量。进入新世纪,在文学研究上已打出一片天地的蔡桂林却将他的写作重心转向了纪实文学创作,异军突起,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17.
语言观的颠覆与重建——论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是针对妇女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女性写作"理论,以激进的态度来颠覆男权语言观对女性的压抑.为此,法国的3位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海伦娜·西苏、露西·伊瑞加雷和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分别创立了"女性写作"、"女人腔和女性谱系"和"符号学"来在语言中建构主体.但她们的共同弱点是过分强调女性的生理和语言,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相似文献   
118.
钱钟书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写作学在俄国形式主义的语言陌生化理论方面"夙悟先觉".关于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语言的陌生化,中国传统写作学对此的"夙悟先觉"包括两个层面:对外在客体的个性化的内在感悟的陌生化;表达陌生化感悟的、个性化、创造性地使用的各种语言技术.前者是达到语言陌生化的根本性前提,后者是语言技术层面的对主体内在的陌生化感悟的外化.  相似文献   
119.
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审美视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人类学是在文学和人类学的交叉点上生长起来的,经过百年来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学人类学从无到有,逐渐得到发展。文学人类学既是一种批评的方法,又是对文学本质的一种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显示了文学研究范式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0.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女性意识觉醒又是以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得到呈现的,一是面向男女公共空间的社会化视角,二是面向女性自我空间的个人化视角.这两个层面性别意识的表现都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