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2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9篇
法律   2183篇
中国共产党   599篇
中国政治   1937篇
政治理论   351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妇运》2005,(11):1-1
2005年8月28日,是我国妇女人权法制建设进程中值得书写的一天。这一天,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并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修改决定。此时正逢世界各国妇女相聚北京,共同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周年之际。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促进男女两性的全面协调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于1992年,10多年来对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32.
黄晴宜 《中国妇运》2005,(11):12-14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妇女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妇女人权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多来,在顾秀莲副委员长的直接领导下、在陈慕华、彭云大姐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妇联高度重…  相似文献   
33.
1994年1月,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其家人怀疑张被佘祥林杀害,4月,在附近一水塘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公安机关遂立案侦查,9个月后,佘祥林被一审判处死型,后因证据不足,湖北高院发回重审,1998年,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2005年3月,张在玉突然“复活”回到京山,至此,一桩惊天冤案终于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34.
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难民提供国际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使然,然而拒不接受难民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应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措施,一是修改既有难民定义,扩大国际难民法的保护范围,使得各国对那些不符合既有难民定义却处于与难民同样境地的人的援助,从纯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自觉自愿行为转化为法律义务。二是强调国际人权法在难民国际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将人权原理应用到难民保护领域,通过敦促国家履行国际人权保护义务来实现对难民的保护,可以克服国际难民法的固有缺陷,并强化难民国际保护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5.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36.
面对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现实,我国司法界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对于"宽缓"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学术界和侦查实务界鲜有探讨。根据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前提,尽力避免"立案扩张"的做法,并严格规定和执行立案程序。  相似文献   
37.
张晓玲 《人权》2007,(6):41-4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特别是在党政官员中进行人权教育。去年,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中,就有一本《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供全国党政干部培训学习使用。中央党校是培训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开展人权教育是中央党校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推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8.
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见解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已争论200多年了.就世界范围看,欧盟各国事实上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包括美、日等世界上很多国家,仍保留了死刑.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应保留死刑,因为重大的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形势还很严峻,贸然取消死刑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39.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40.
钟讯 《国际交流》2006,(4):21-22
今年金秋十月,恰逢中国和德国建交34周年,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率团赴德国首都柏林参加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与德国议会、政府、联邦宪法法院等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学者共50多名代表与会.就人权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德人权研讨会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于1999年共同发起主办,每年举办一次,2001年该研讨会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长期项目。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权与司法”,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和德国(欧洲)在维护和实现人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司法在实现人权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国家决定是否符合人权标准的审查、司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