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2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9篇
法律   2183篇
中国共产党   599篇
中国政治   1937篇
政治理论   351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宪政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同时宪政也是一个过程。本文从西方宪政的基石———自由主义入手,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政历程上的理念的逐步形成,找出其合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利于中国宪政之建设。  相似文献   
62.
本文首先从人权的价值论、人权的规范论及人权的事实(实证)论来阐释人权,以求展示人权的不同侧面。在人权的价值论中,考察了人权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并揭示了人权价值内含的三个信念:人的共同性与多样性、人的平等、个人自治理念;在人权的规范论中.分析了人权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对人权内容的分析,主要借助于霍菲尔德的权利分析框架;在人权的事实论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人权现象作为一种事实在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内在基础。最后,基于对人权的上述理解,反驳了关于“人权谎言论”的观点。揭示了人权的人性关怀与对现世的意义,从而又反过来深化了对人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63.
3月15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以170票赞成、4票反对、3票弃权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成立人权理事会,代替此前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这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64.
背景话题一: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背景话题二:保障人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背景话题三:检察机关与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65.
罪犯权利的救济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艳  金川 《中国司法》2006,(2):89-91
一、引言长期以来,我们对监狱的解读是“国家的专政机关”,“暴力机器”,对罪犯的认识是“被专政的对象”,罪犯几乎没有权利可言,因而侵犯罪犯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现代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基本人权保障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罪犯也是人,也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保障罪犯权利已成为人民的自觉选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障罪犯的权利,就是为了保障所有人的权利。罪犯“权利主体”、“特殊弱势群体”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并逐渐成为行刑活动的基本人权理念。在法治理论的框架里,救济是权利的应有之意。没有救济就没有权…  相似文献   
66.
张遂  雷建国 《行政与法》2007,1(9):84-86
国家刑罚权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保证人权,也容易侵犯人权,因此必须以宪政的精神对刑罚权予以规制,特别是要以正当法律程序对其规制,使刑罚权更加谦抑、更符合人道性,这也是契合宪政之道的。  相似文献   
67.
68.
我国刑事诉讼法于1996年做重大修改,对公安侦查工作产生深刻影响。2003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再次将刑事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研讨热潮。此次修法的基本精神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保障基本人权。由此出发,此次修改的一大重点就是侦查程序和强制措施。这将导致我国侦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从而对公安机关侦查职权、侦查体制和侦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9.
根据马克思·韦伯“理想类型”研究的理论,刑事政策可以划分为三种“理想类型”模式,即国家本位型、国家·社会双本位型、社会本位型。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的思想基础来自于国家的理念,坚持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相统一,保障人权优先的原则。在“社会先于国家”的理念支配下,刑事政策构成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在这种模式中呈现出不同的变项,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0.
李刚 《八桂侨刊》2003,(2):10-10
美国不断地要求“他国”民主和人权,但自己国内的争取人权运动却从来也没有停歇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