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主张将国家与社会的议题置于中国百年来的近代史发展视野当中,研究国家力量增强和社会活力激发这两个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在张力,而不是仅仅将国家与社会视为业已形成的两个实体。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过程,包括了在实践中密不可分、彼此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民众的身份认同,以这种身份认同来勾连国家与民众;调整社会的组织体系,以此促进国家动员能力,建立社会激励体系;确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主导策略和手段,以此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本研究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梳理了中国近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曲折进程中展现出来的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42.
我们党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历史久远。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官僚主义在我们党内就出现了,那时官僚主义突出地表现为强迫命令、敷衍塞责、鱼肉百姓等。上世纪3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中央苏区党和政府及时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夺取全国政权后,官僚主义也跟着侵入了我们干部的思想和机体。  相似文献   
43.
张伟 《新民周刊》2013,(12):54-57
今天,从历史的斑驳记忆里回首,关注陈忠和的回归。让我们如此关注女排的,与其说是这项运动的魅力,不如说是对一个时代的依稀记忆。那是一个远离铜臭的纯真年代。日前,《新民周刊》得到消息:三年前黯然离开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将重新出山,重掌女排帅印。已近花甲之年的陈忠和将目标锁定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他将带领中国女排踏上新的征程。重新出山,因为有梦关于陈忠和重新出山的传闻。  相似文献   
44.
好人丁新民     
田培良 《实践》2010,(4):42-44
<正>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把世上的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什么样的人算好人呢?在我们眼里,好人就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本书的主人公丁新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题记  相似文献   
45.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明确提出新民主张的第一人.在<新民说>中,梁启超对新民问题进行了比较明确和系统的阐发.虽然其新民思想也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经由他的倡导,"新民"逐渐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并最终发展成为一股具有广泛时代影响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6.
薛涌 《同舟共进》2010,(12):12-13
在21世纪探索中国的精神现代化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现代精神的迷失。根据我们的常识,中国的精神现代化,从立志改造国民性的鲁迅那代人就开始了。再往前,大概还可以追溯到倡导“新民说”的粱启超那一代。可是,经过了一个多世纪,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相似文献   
47.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国报纸副刊中. <新民晚报·夜光杯>是办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其办刊的经验可以为传媒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8.
迄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已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吸纳,其中含有对法哲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如梁启超在1902年所写的《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中就采用了日语的“法理学”名称,并于1904年在《新民丛报》第四卷第5—6期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一文中主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法文”的解释,而且包括法文以外的法理研究,  相似文献   
49.
民事抗诉制度作为国家公力救济的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是监督权与审判权相互制衡的具体体现,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意义。2012年新民诉法实施后,在原民诉法的基础上对民事抗诉制度做出了适当修改。对新民诉法下的民事抗诉制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其积极现实意义,并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对于生活在上海的朋友们来说,一座座镶嵌在本埠街头巷尾的宝藏小店,一张张穿梭其间的生动面孔,早就成了最温暖的一抹回忆,最深切的一份惦念。三年前,上海曾推出支持海派特色小店发展的“十条举措”,收效显著。三年后,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作为一本上海出品的杂志,《新民周刊》忍不住关心:上海的小店们尚安好否?又该如何伫立寒风、踏雪寻梅,发掘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