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367篇
中国共产党   1624篇
中国政治   1053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26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畜牧业是一个能够覆盖全疆,周期短、发展快、效益高的产业。因此,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新疆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是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建立优质高产人工饲料基地,替换天然草地;二是采取围栏封育退牧、休牧、减牧、适时有序放牧等措施,恢复退化的土地;三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利用率;四是加强草原管理,严厉打击乱垦、乱挖草地等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42.
感受新疆     
即使你早听说过“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塞外之美”的赞誉,即使你对新疆之大、之美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一旦到了新疆,你仍然无法不被它的“大”与“美”而深深震撼。  相似文献   
43.
44.
论SOC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圈都在寻求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无论是主要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十六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积极推进区域  相似文献   
45.
“十一五”期间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相机展开天山北坡经济带。从各地实际出发 ,规划好地区分工 ,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新疆沙湾县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黄金地段中部,全县人口21万人。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自治区粮食工作先进县、自治区林业工作先进县,伊犁洲经济建设先进县,在塔城地区经济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荣获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广播电视和外宣工作6个单项第一名,  相似文献   
47.
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数量逐年递增,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结合农牧民环境纠纷解决途径不畅及农牧民对诉讼救济的疏远现状,为及时化解矛盾,有效解决农牧区环境纠纷,应构建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调解制度、行政处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疆工业在创新能力、生态约束、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缺口和欠账突出,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抓紧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增强改革发展的协同性,才有利于新的发展动能更充分有效地释放出来。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做好新疆工业发展短板分析及对策研究,对于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强化工业发展根基,突破工业发展障碍,持续扩大有效供给,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学理论》2017,(2)
建设新型智库概念提出后,现实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新疆,建立安全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的科研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设备安全性、建立专业技术队伍、提高科研人员国家安全意识和基本防卫能力,已经成为确保新型智库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0.
遏制、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消除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是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暴力恐怖思想根源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亚各国不断加大"去极端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制定长期的反极端主义规划或纲要、完善相应的国内立法,加强区域内的"去极端化"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