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志伟 《青年论坛》2008,(4):119-121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客”族新词的大量产生经历了一个外来词音译、内部形式重构和词语模造词的过程。这些词语的产生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词典编纂者应对这些词语加以选择,将符合收录条件的收入词典中。  相似文献   
72.
现代汉语外来词引入早期,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相对不发达时期,缺乏甚至没有相对应的参照实物,更无对应词,所以只能简单模拟语音,用汉字转写.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其确切含义,开始用意译词来代替它们.清末至五四时期从英语介入的音译词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汉语构词特点的音译词.  相似文献   
73.
1986年越南政府推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2007年1月越南正式成为WTO成员后,标志着该国已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之中。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还是科学技术,无不透射出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之近邻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必然增加了各个领域的交往,而语言文字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现代越南语不断吸纳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英语和汉语新词,  相似文献   
74.
现代汉语新词语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发展特别是新词语的大量出现.通过给原有旧词赋予新义以及积极吸收借鉴外来词与方言词等途径,现代汉语词汇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上也相应呈现出一些全新特点:附加构词法成为重要模式;语群现象大量出现;简缩化和移植原形词的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5.
全球扫描     
日本流行“食草男” 近来,日本新词流行语大奖评选出了2009年十大新词和流行语,“食草男”名列其中。 “食草男”指的是年龄在30岁上下,工作稳定、温文尔雅、人际关系良好但对恋爱和婚姻不够积极的未婚男性。“食草男”的流行颠覆了之前在日本民众中颇受欢迎的沉默、隐忍、坚强、粗犷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76.
新语     
《小康》2010,(1):18-18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召开,这个会议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发机会”。喜欢创意的丹麦人根据自己首都的名字。哥本哈根”(Copenhagen).发明了这个新词,  相似文献   
77.
郭杉  杨霞 《传承》2009,(16):146-147
现代汉语外来词引入早期,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相对不发达时期,缺乏甚至没有相对应的参照实物,更无对应词,所以只能简单模拟语音,用汉字转写。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其确切含义,开始用意译词来代替它们。清末至五四时期从英语介入的音译词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汉语构词特点的音译词。  相似文献   
78.
民语新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  相似文献   
79.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时期的语言尤其是新词术语不仅是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尤其是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大量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层出不穷。其间产生了大量的汉语新词术语,词汇量之大,生成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对于傣语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0.
新词     
《今日海南》2016,(2):5-5
看齐意识 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央政治局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很强的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努力达到中央的要求,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使作风建设再进一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