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250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詹伯慧 《当代广西》2007,(11):57-57
众所周知,汉语方言丰富多彩,南方各省区方言“富矿”甚多,虽经长期发掘研究,迄今仍有不少“漏网之鱼”,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开发。近十多年来,随  相似文献   
552.
《小康》2007,(6):2-2
中国是香港的福气。香港也是中国的福气。  相似文献   
553.
方言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一、方言与地理环境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554.
荧屏方言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节目:荧屏里闹荧屏外俏 “熬稍、熬稍(杭州话.意为:赶紧、赶紧),阿六头来了。市面蛮灵,说法儿蛮好……”这段曾出现在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方言新闻节日《阿六头说新闻》片头的地地道道的杭州话,不仅让人们一下子就认识了“阿六头”,而且也喜欢上了“阿六头”,天天扳牢看《阿六头说新闻》。  相似文献   
555.
广州地区犯罪隐语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个别访谈法、问卷法在广州市公安局十多个相关部门和番禺监狱等单位搜集的738例广州地区犯罪隐语的分析,发现广州地区犯罪隐语伴随治安形势的变化呈现个别类型的案件隐语发展很快,已成体系,有些案件的隐语已大幅萎缩的现象.现有隐语则存在一词多义、异名同指现象较多;方言色彩浓郁;量词表达不一;隐语指代划分细致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6.
试论音译词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源于音译词涌入汉语,成为汉语词汇中一种新现象。它们出现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大多是首先进入强势方言区,开始只在特定的地域内使用,然后再向其他各地传播开来。音译词具有义类、词形多样、和汉语原有词语造成同音词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7.
<正>满天星 唱是陈华伯,表是家樑爹。琼曲琼韵娘,养育诸名家。济铭院涛措,提携众后生。琼剧舞台上,梨园满天星。这是用海南话韵撰写的词句。“爹”是汉语海口话,普通话译为叔叔;“涛措”是壮语长流话,普通话译为头家、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