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荔浦方言的"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荔浦方言中,"着"的语义和用法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主要用作完成体标记,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完成或实现.同时,"着"又可表"经历"义.在同一个上下文语境中,"着"的语法意义有时难以分清,可以作多种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2.
云南方言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汉族方言形成与云南汉族的移民史相联系。元以前汉语以与少数民族语言融合为主,其口语基本丧失了交际功能;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大增、汉语地位始上升,汉语官话于明中叶始演变为云南方言。云南方言是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为基础形成的。清代后,则湖广、四川等地的西南官话对云南方言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44):38-39
"毋庸置疑,保护母语和家乡话就像保护参天大树的树根一样,是对曾经哺育滋养我们这代人成长的城市最好的回馈。"上海人唱上海话,天经地义。"汏脚水么烧",王厂长王昊一张口,上海人就hold不住了,一个个手舞足蹈——听惯了粤语京腔,突然听到上海人搞笑《圣斗士星矢》,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心情乃为之大快。上海人唱上海话,非自王厂长...  相似文献   
24.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3):81-81
"唐行妇"在虹口走过,被日本史学界视为"日本女性的性哀史"。有一朋友看到上海方言大热,就开始搜集方言童谣,前几天打电话问我:"三三摸亮,摸到天亮"是什么意思?哦!连这个也逮住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唱的,不过要是被大人听到,就会遭来一顿训斥:"黄色下流。"它下流在哪里?大人又说不上。我也是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后恍然...  相似文献   
25.
方言是研究汉语发展的重要部分,比较普通话和昆明方言中的形容词之间的异同,对我们讲好普通话,了解民族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从"新时期"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从形式语言到文化语言的实验过程.在形式语言阶段,作家作品强调文学语言的形式意味,突现文学语言在文学叙述中的功能和作用.但从1990年代开始,当代中国文学开始尝试文化语言的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的一个基本的努力方向,就是将汉语写作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创作出更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新世纪"以来,"方言写作"的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在本土文化经验方面,又作了更为自觉的理论提炼和创作尝试,其基本特点是注重中国文化生命特色,本土经验不再是落后、愚昧的表现,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展示其困境与开掘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7.
古汉语的"义同换读",实际上应该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第一种是文字使用和注释上的"义同换读",换读字并不代表语言的实际读音,是自觉的用字法和注释方式。第二种是导致音变的"义同换读",这种性质的"义同换读"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其发生一般是不自觉的。第二种"义同换读"中的本字和换读字出现的语境大致相同,意义接近,换读字普遍使用,本字较为生僻,换读字有可能取代本字成为规范读音。这与汉语方言训读的产生机制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8.
脱销的秘密     
美国有一种喷雾清洁剂名叫"处方409",深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生产"处方409"的威尔森公司占据了美国清洁剂大半个市场.正当其老板威尔森沾沾自喜时,杂货业大王波克特甘宝公司要和他争夺天下了.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镇龙方言双音节词后字的特殊变调入手,经过考察论证,指出这种与原有的单字调阴平、阳平合流的特殊音变实际上就是镇龙方言的轻声音变,从而突破了四川方言没有轻声的观点。并据此指出汉语轻声的语音表现并不都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短而轻,轻声现象并非都是“省力”的产物,而是一些方言中的“老资格的口语词”在进一步音便和顺口的目的下的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30.
肖克凡 《党课》2010,(2):125-126
我们国家的地域方言,东部西部不同,北方与南方也存在差异。我们北方人叫“母鸡”,南方叫“鸡婆”,北方公鸡到了南方则成了鸡公。豫鄂接壤地带有一座鸡公山,就是北方公鸡山的意思。这种语言差异属于“倒装”结构,并未游离本义。说起南北差异最大的,我以为是本埠的“老公”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