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此理论既有其深刻的理论原因,又带有时代的烙印.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再认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庄新华 《党课》2007,(4):28-29
政治是阶级、民族、社会集团之间基于各自的根本利益所出发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活动。政治是个历史范畴,其内容和形式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政治是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列宁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是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及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每一个阶级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必须进行政治斗争,为此而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都属于政治领域。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解决,说到底都是通过政权来实现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政治就是进行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政治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正确处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其中心任务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彻底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普 《北京党史》2007,(6):34-35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10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召开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搞好党史研究工作"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十七大报告中的理论热点问题和新时期党史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部分学者提供了书面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4.
8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诞生了。虽然这个纲领只有15条、约700字。但是它的诞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宣告了党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官僚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它的诞生。为苦苦挣扎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劳苦大众点燃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并激起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地赢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信心。  相似文献   
85.
《理论视野》2021,(1):18-25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改造而不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国家政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代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而后再把生产资料转交给整个社会,按新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组织生产。恩格斯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86.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有三个基本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首先,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怎样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其次,为什么我国选择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最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应使人民民主专政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更接近于社会主义强国的实现,也都更接近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87.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是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终极目标.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上海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无产阶级专政话语也在此期间广泛传播,但话语的传播并非呈现出单一的线性逻辑,而是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更新嬗变.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中共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认知经历了从放弃领导权到领导革命再到夺取政权的曲折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政治的终结”为分析框架,从革命打碎国家机器和重建国家机器的视角,以巴黎公社为原型,探讨政治系统在革命后社会的作用,阐释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与终极关怀。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和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政治形态;本文拟从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分析中,提炼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民主可以消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分裂,实现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89.
乔翔 《唯实》2012,(2):19-24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而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无产阶级获得政治解放的根本途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并保持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根本手段和重要保证。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成为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统治者阶级,这是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90.
1975年春,在毛泽东的倡议下,全党全军全国掀起了一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利用毛泽东要张春桥、姚文元写文章配合理论学习的机会,别有用心地把运动的重点引到所谓“反经验主义”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