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24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0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谌东华 《政法学刊》2006,23(4):92-97
无罪推定、沉默权、口供的历史渊源、法律含义以及各自体现的法律思想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论证,从比较分析中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关系的比较得出,沉默权问题实际上是证据规则的告知问题,应当将沉默权置于整个证据体系中来研究。  相似文献   
62.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概念是从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角度去分析 ,实际上只是从最终认定犯罪的静态结果去认识犯罪的。而犯罪的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特征隐含了对证据以及程序的要求。我国应建立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相结合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63.
恩里科·菲利主张,在悬疑案件应保持司法存疑,法官应以"证据不足"方式做出介于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之间的"中间"判决.菲利的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实事求是"论在原则态度上、具体方案上、是否承认选定权利上都不一样,因为他言论上支持无罪推定;它也不同于德国、法国和我国代古历史上任何存疑方案,他的方案似乎是诉讼存疑中"最好"的方案.由于它的诱惑力及与我国刑事存疑判决现实现象的关联,须指出菲利的理性不彻底--它漠视公民一般政治权利的清白假定,把无罪推定降低到心理假定的地位,无法消除我国司法界、理论界的困惑.菲利的这种"最好"的方案,其实质是在关键处放弃无罪推定,它不是真正的中间方案,不能改变推定上的"非此即彼"抉择.  相似文献   
64.
随着世界人权保障运动的兴起,被害人保护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刑事法学领域,科学界定被害人的内涵,构建被害人概念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探讨其在犯罪学、刑法学和犯罪被害人学中特定内涵的基础上,重构刑事诉讼领域的被害人范畴。  相似文献   
65.
人权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正慢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保障人权已是大势所趋。我国也在为保护和发展人权做出各种努力:刑事诉讼法把人权保障作为直接目的之一,加强了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然而,同其他国家的做法及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规定相比,我国对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6.
《中国审判》:呼格吉勒图案已经由内蒙古高院依法予以纠正,请您介绍一下,原来的判决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赵建平:原判在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将血型鉴定作为了主要的定案依据;而忽视了血型鉴定不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对无罪供述及其辩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有罪供述与其他证据不符存在的矛盾没有得以合理排除。《中国审判》:导致该案当年被锚判的原因有哪些?赵建平:导致该案错判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在证据的收集、鉴定、审查、采信上存在失误。正如再审判决  相似文献   
67.
对于"裸官"外逃资产,我国存在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两种主要规范方式,但是这两种程序之间的关系为何却存在较大争议,无论是先行提起刑事诉讼还是先行提起民事诉讼都存在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冲突以及侵犯被告人权益的问题。因此,应确立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平行关系,借助无罪推定制度缓和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的冲突,特别是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可以适用于民事案件,同时还需完善无罪推定制度以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我国法律规定的外逃资产范围狭窄,仅指腐败资产本身,可将外逃资产范围延伸以扩大法律规范的范围。  相似文献   
68.
法理学视角下我国沉默权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考察和价值判断来论证其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当然,沉默权的移植要考虑其精神及我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片面化和理想化等负面因素。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沉默权制度,侦查阶段是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重点,沉默权的内容应予以明确界定,沉默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69.
法官职业法律思维:经验型法官向知识型法官过渡的桥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春 《中国律师》2000,(12):75-76
  相似文献   
70.
<正> Ⅰ举证责任的术语、涵义及性质证明责任包括诉讼参与人在整个刑事证明活动中所必须承担的各种证明义务,而举证责任则只是当事人所负证明责任的一种。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举证责任制度发源于古罗马。古罗马法确立了两条举证责任原则:"如果原告不能证明,就应解除被告的责任(Actore non proballte,reus,absoluitur)";"证明是主张权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