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7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洋政府票据立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北洋政府票据立法活动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探寻中国票据立法在移植西方票据法律制度中是怎样由冲突走向融合 ,由此说明 ,北洋政府的票据立法在中国票据立法的近代化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2.
票据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华 《法学研究》2000,(6):76-92
票据犯罪主体因罪而异 ,有的票据犯罪一般个人主体、一般单位主体不能实施 ,只有特殊个人主体、特殊单位主体才能实施。有的票据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票据当事人身份 ,非票据当事人不能成为该项犯罪主体。票据犯罪罪过形式是故意和过失 ,模糊罪过和混合罪过的观点并不适用刑法所要求的票据犯罪。银行结算凭证虽然不是票据 ,但是应该归属票据犯罪对象范畴。我国刑法应当承认票据无形伪造。  相似文献   
93.
金融诈骗犯罪日趋严重的当今,票据诈骗罪尤为突出。本文从对票据诈骗罪概念的界定,如何认定"非法占有为 目的",到间接故意能否构成票据诈骗罪,以及票据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方式,票据诈骗罪的界限辨析等一一进行了论述。为 票据诈骗罪在司法认定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
《学理论》2014,(26)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和灵魂,但无因性理论并非绝对,在法定的情形下基础关系可以对抗票据关系。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虽未完全否定票据的无因性,但在解释论和法律适用上易造成误解,已不能满足当前票据市场中企业进行票据融资的需要,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不合理之处,长期来看,宜采取"先存后废"的方案。  相似文献   
95.
票据救济对抗是指在票据救济过程中因某种事由的出现而导致救济无效的法律后果。票据救济是票据丧失后的补救措施,其结果是真实票据权利人不持有票据行使票据权利。在挂失止付期间有人请求付款、在公示催告期间有人主张权利、在普通诉讼付款后持票人请求付款,都会引起票据权利争议,以确认票据的归属,但是票据被善意取得和无过失付款的结果却使票据救济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96.
企业和银行相勾结,把真实的商业承兑汇票、伪造的贸易背景材料和银行的虚假贴现相结合,办理转贴现、再贴现骗取银行资金,名义是“融资”,实际是票据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应理顺公、检、法机关的纵向联动机制,建立银行、企业、工商等部门的横向协作机制,在始终坚持打击票据诈骗犯罪的同时,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防范指导、信息咨询和法律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在防控、打击票据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我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颁布,并于2004年8月进行了微小的修改。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票据制度不断地得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票据法规范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票据法规范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票据法》对于票据流通性的限制,二是《票据法》的制度性规定显然多于技术性规定。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票据法制定之时,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促使票据机能多样化的基础条件尚未形成。而随着票据法实施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制环境的持续改善,客观上亟待《票据法》根据实践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鉴于我国票据法修改的议题涉及面广,我刊编辑部特围绕票据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组织了一组笔谈,从票据签章、票据金额、票据无因性、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票据付款人权利义务、空头支票的成因与防范等诸多角度对票据法的相关修改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8.
杨宁晖 《法制与社会》2011,(35):113-113
在我国,《票据法》等法律对于银行票据流通.审查及管理等业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银行票据业务法律监管机制是保持票据制度生命力的根本,也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货币流通,保持市场稳定的切实保障。本文中作者结合若干案例,对我国现行银行票据业务法律监管制度,特别是长期存在争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法律监管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
票据质押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被我国《票据法》和《物权法》所承认。由于票据权利不同于其它的权利财产,两个法律文件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异,在质押权的成立、质押权的效力以及质押权的实现等方面产生了如何适用的问题。基于两法的立法目的不同,依据两法所成立的票据质押并不冲突,属于不同的法律制度范畴,但在法律适用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0.
票据诈骗犯罪所呈现出的高智能化、集团化、系列化的趋势,给侦查部门的取证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文章在探讨票据诈骗罪证据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票据诈骗案件证据的特点、收集难点及收集思路,并提出了收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