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尚某某与尚某(已判决)、王某某(在逃)三人于1991年8月10日凌晨到周某某家中,蒙面持木棍对周某某、周某某的妻子、女儿、孙女进行殴打,后三人逃离。周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周某某之妻的伤情经鉴定构成重伤并留下严重残疾。侦查机关于1991年11月13日对尚某某刑事拘留,同年11月22日,当地人民检察院以尚某某涉嫌抢劫罪对其批准逮捕。后  相似文献   
122.
论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的完善——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的时效是行政处罚制度的重要内容、行政处罚时效依其所适用的不同阶段,分为追诉时效,裁决时效和执行时效三类,各种处罚时效应根括其特性和目的设定合理的期限和起算时间。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存在着时效种类单一、时效的期限和起算不甚合理的缺陷。完善我国行政处罚时效制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处罚时效的种类,合理设定各种处罚时效的期限,准确界定处罚时效的起算时间等。  相似文献   
123.
我国民法应确立取得时效制度。确立取得时效制度有利于财产所有权与实际支配权取得一致 ,有利于稳定既定的社会关系 ,有利于及时解决民事争讼 ,也有利于财产占有人适时地行使权利 ,发挥财产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议采用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并存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124.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我国关于劳动方面的立法也不断完善,但在时效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存在既竞合又冲突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加以探讨,在立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5.
诚实信用原则二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诚信可分解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客观诚信是一种课加给主体的行为义务 ,该义务具有明显的道德内容 ;主观诚信是主体对其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合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二者可以统一于一般诚信。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的分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通过把规制对象从第一占有人转换到第二占有人而逐渐完成的。我国把诚信局限于客观诚信的理论存在缺陷 ,应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再造。  相似文献   
126.
论时效制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效制度作为以时间因素限制民事权利的民法制度,其负载的价值取向是隐含的,不易为习惯于道德思维的中国公众认知和认同,必须对其正当性进行理论阐发及论证,修正有关偏见和误解。时效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安全性和效率性.它不仅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率,还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对塑造现代交易人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略论保险合同的解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合同解除是保险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险合同解除与一般合同解除相比具有解除原因的特殊性、解除后果的不定性及解除权时效的复杂性。应当借鉴日本、韩国等保险法有关规定,完善我国的保险合同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从诉讼时效领域之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密切相关的其他范畴和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理论之本身相接合的角度出发,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的界定做出了阐述,以期能对中国将来的民法典在本领域的立法和现在司法实务中对诉讼时效范围的具体界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9.
李辉 《行政论坛》2004,(5):62-63
物的占有制度是物权法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权法,因此对物的占有制度仍处于探讨阶段,在此全面阐述该项制度的历史发展、具体内容、保护方法及现实意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0.
齐建秋 《工友》2006,(3):40-41
目前,大量的劳动争议案,暴露出劳动仲裁时效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混乱局面,使人们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理解差异较大。《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1995年8月11日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