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220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明清时期,庶民百姓之间的交往频繁而且复杂.在明清时期,契约文书反映了庶民百姓的双方意愿.“官有正条,民有私约”,契约文书调整着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事务.在此过程,契约文书不仅对庶民百姓产生了作用,而且对司法,甚至对帝制中国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黎民 《山西政报》2007,(13):44-44
王璐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撰文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市场经营不断壮大,晋商凭此势之利以及自身不畏艰险、勇于拓取的精神,崛起于明初“开中制”,鼎盛于清朝中叶.一跃成为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同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垄断对俄恰克网贸易达2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83.
莎日娜 《前沿》2003,(4):118-121
避世与归隐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明清之际 ,风云激荡的时局 ,使其在文学作品中更加凸显 ,通俗小说也不例外。小说家在作品中 ,或是构建虚幻的宗教世界 ,求得心理解脱 ;或是虚拟现实社会的净土 ,寄托人生理想 ;或是寄情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借乌有先生来发泄自己的黄粱事业。“寻得桃源好避秦” ,文学创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寄托理想追求的载体。通俗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了 ,这无形中提高了通俗小说的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84.
明清之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社会大震荡和政治大变局,引起和促成了社会风俗、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的变化,思想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启蒙思潮,其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制度和宋明道学,倡导个性自由、利己主义,肯定人欲的正当性和人格平等,表现出中国人文主义的思想觉醒.  相似文献   
85.
王夫之、颜元和黄宗羲、顾炎武都都是明清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王、颜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伦理学说,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也都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86.
<正>抱塘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时空感的地方,历史上清水江鼎盛辉煌的木商时代演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明清时期,来自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曾经在这里碰撞交流,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终于积淀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镜像。循着尘封了三百多年的湘黔古驿道,徜徉村  相似文献   
87.
明清时期自然灾害活动强烈,多灾并发,旱、涝、雹、风等各种灾害接连不断。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减灾政策与救荒制度体系得以继承和完善。与此同时,随着门户开放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的减灾政策与救荒制度也呈现出近代科学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实学精神是黄宗羲启蒙思想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明清实学是他启蒙思想的思想渊源之一.黄宗羲通过对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提出了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彻底否定的思想.同时,在以"实学"求"实用"的精神指导下,黄宗羲对未来的理想民主社会进行了设计,成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在黄宗羲的思想中,实学精神与启蒙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9.
家族企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就存在家族式作坊,而在明清时代,徽商、晋商更是异常活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家族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资料显示,我国75%以上的私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家族企业涌现出  相似文献   
90.
北京四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四坛的格局形成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因为建在都城东南西北四郊,当时叫做四郊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