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238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3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3篇
法律   1745篇
中国共产党   642篇
中国政治   1243篇
政治理论   554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学究其根本是为了适用宪法而对宪法文本进行解释的宪法释义学。但是,由于宪法文本的不确定性,在宪法解释中纳入政治的考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同样的宪法条款,在不同的政治理论引导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结果。考察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科学对法学的逻辑自足的祛魅,是有价值的。但是,随意选择作为宪法解释“背景规范”的政治理论,会导致解释的恣意,损害法的安定性价值。所以,必须根植于本国的制宪历史、规范环境和宪法文本去容纳政治理论论证这种“外部论证”,消解其对宪法解释确定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52.
论人事诉讼中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的协同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事诉讼对象的非处分性造就了人事诉讼中应对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的适用加以限制,广泛适用职权探知制度。实行职权探知主义的根据在于人事诉讼判决具有对世效力,以维系身份法秩序的稳定,保护未行使审问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伴随传统的职权主义被当事人主义所取代,以当事人为主导的诉讼模式在我国逐步确立,普通诉讼程序法理不仅难以满足人事诉讼案件审判实践的需要,同时无法实现二者的调和。文章认为设立专门人事诉讼程序,构建一种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兼容的协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主义对人事诉讼裁判带来的冲击。人事诉讼中诉讼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普通诉讼程序法理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构建既有别于普通诉讼程序,又不同于非讼程序的独立人事诉讼程序乃是客观之必然。  相似文献   
253.
作为民意吸纳机制的首要环节,民意搜集机制是解决公共政策民意吸纳价值与事实弊端矛盾的关键。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我国全能主义时代民意搜集机制的研究,文章根据发动主体和搜集路径等维度,把民意搜集方式分成了正向收集和逆向搜集两种,由此根据二者出现频率的高低建构了民意搜集机制的四种类型。通过考察这两种民意搜集方式在全能主义时代的各自典型代表——信访工作与基层调研发现,总体而言,民意的正向搜集方式出现频率往往较低,其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而民意的逆向搜集方式,则获得了执政者的大力提倡,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贯彻和应用,这使得全能主义时代的民意搜集机制表现出了明显的“精英体察型”特征。  相似文献   
254.
德波宣布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生产已经过去,而景观生产已经到来。景观生产是资本获取利润的最新策略。在景观生产的掌控下,世界变得枯燥无味,人们变得机械麻木,整个社会都成了一个无聊的循环过程。景观生产造成了一个零散破碎的影象世界。这种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的进一步物化。景观生产批判既是对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的批判,又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它要求实现艺术革命,建构日常生活的本真情境。  相似文献   
255.
城市社区治理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社区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本文运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提出了社区达成有效治理的两大基本假设,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论证了这两大假设对社区有效治理的关键作用.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社区的有效治理建立在导向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和社区内部的利益关联上.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仅是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实现治理的关键变量,也是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56.
中国城乡差距较大,人们的文化水平高低有别,尤其是法官在面对农村案件当事人时,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参与诉讼是值得认真思考之事。司法能动是中国大法治环境下积极倡导的司法理念,这一理念契合了农村基层人民法官处理农村案件时积极引导案件当事人参与诉讼的现状。语言是法律诉讼的媒介,基层法官与当事人沟通的同时,还要掌握语言的深浅,避免不与法律相违背的语言缺陷。农村案件当事人需要法官给予更为直白的诉讼指导,由于司法语言承载着司法公正,司法语言运用成为司法实践中很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57.
凯恩斯主义往往是在危机时期被人“请出”。凯恩斯主义的标签所以贴到社会民主主义的门牌上,在于它为后者提供了一整套的经济社会主张。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似乎为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危机的深化特别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又将凯恩斯主义置于“被告”地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回不来,是由于受到西方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党人的发展模式固有弊端的局限,尤其是西方保守势力的强力抵制。在可预见的未来,凯恩斯主义难以在西方获得复兴。  相似文献   
258.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分立的二元论的辨正。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在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有限度、均衡、可承受的发展。相较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发展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259.
20世纪80年代,马奇与奥尔森关于重新发现制度重要性的思想标志着新制度主义思潮的兴起.马奇与奥尔森强调组织规范与价值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其思想也被称作“规范制度主义”.规范制度主义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规范性制度、内生性秩序、决定性价值、整合性组织与恰适性逻辑五个方面.规范制度主义有选择地吸收了旧制度主义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旧制度主义的复归与超越.本文拟从规范制度主义的理论主张出发,探讨规范制度主义的理论特征,并以竞争性的视角探究规范制度主义本身的缺点及其遭到的批评,以期对规范制度主义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60.
一、统合主义的界定 自1970年代以来,统合主义就成为比较政治学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统合主义目前仍是一个仁智互见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温克勒将统合主义界定为一种总体性的政治经济制度,并预言英国在1990年左右会发展成统合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