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限制、减少死刑乃至废止死刑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而中国刑法中死刑罪名的泛滥以及司法实践中对死刑的过度适用之现状,与当今国际社会法治发展进步趋势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中国可以经过如下三个阶段逐步废止死刑:一是及至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基本废止非暴  相似文献   
152.
<正> 在整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美国的犯罪状况日趋严重,次数激增。自七十年代中期到1982年上牛年以来,犯罪现象处于比较稳定状态,犯罪率稍有下降。联邦调查局的统计表明,美国近十年来较之过去,暴力犯罪率下降了3%,非暴力犯罪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3.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就上述规定的内容来看,只有“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才能对作案人处以死刑,而实施多次绑架作案,却没有造成被绑架人死亡后果的,最高只能处以无期徒刑。对于多次实施绑架作案的犯罪分子不能处以极刑,是我国刑法对绑架罪规定  相似文献   
154.
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暴力犯罪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生的几个重大暴力案件,然后提出了几点预防和减少高校暴力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5.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和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神病组相比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2χ=40.22,p<0.01)、目标确定(2χ=32.843,p<0.01)、作案后表现(2χ=36.979,p<0.01)、作案动机(2χ=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系(2χ=23.138,p<0.01)、自称遗忘(2χ=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相似文献   
156.
警用枪械是装备于警察,用以制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武器,是警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警用枪械包括警用手枪、警用冲锋枪、警用步枪、警用狙击步枪和警用霰弹枪等。  相似文献   
157.
赵秉志 《人民检察》2013,(23):10-15
"罪行极其严重"是刑法典第四十八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死刑适用标准,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理解,刑事法理论与实务上有不同观点。应站在贯彻"严格限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死刑政策之高度,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思路,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条件从具体犯罪的性质、犯罪的客观危害、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等要素作限制解释。对于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而言,必须要充分考虑暴力犯罪本身的特征和性质,从暴力犯罪的性质、危害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58.
群体性暴力犯罪是当今中国面临的突出性问题。要准确打击与防控四川凉山群体性暴力犯罪,首先应当了解该地区社会人文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现象的实证研究,发掘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进而分析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打击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9.
<正> 今日美国白领犯罪严重,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街头暴力犯罪,前者一年达2,000亿美元,后者仅为110亿美元。今年5月8日,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泰勒被判处四年徒刑,因为他在兼任二家大公司经理时给他的朋友泄露了股票秘密,尔后又阻止对此事的调查。5月2日,华尔街著名的霍顿经纪行因为透支40亿美元被  相似文献   
160.
中小学校园内教师暴力犯罪作为一种性质恶劣、危害后果严重的犯罪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犯罪学的视角,分析和探讨教师暴力犯罪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对于维护校园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