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4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62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521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的基础,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有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违反调解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纠正原审错误是再审的基本功能。因此,再审应当依据原审的审理范围进行,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22.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意见》),该意见对于目前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受贿罪类型作出了界定,解决了许多法律适用问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对于“两高”《意见》规定中的具体内容如何适用,以及是否有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值得研究。本期特组织以下几篇文章,就有关“两高”《意见》中的法律适用和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
一、辩护权行使中的问题(一)关于律师会见权1、“安排会见”导致律师会见难。《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侦查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除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外,不需批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制订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侦查机关应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不仅“不需批准”与“安排会见”存在矛盾,“安排会见”在实际工作中又成为律师会见的条件。既然是安排会见,那么安排就是律师会见的前提。如果侦查机关不予“安排”或不及时“安排”,就会影响律师会见,虽然侦查机关很少明确表示不安排,但以“办案人不在”,“领导出差…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公证》2007,(2):5-7
今天,吴爱英部长、郝赤勇副部长、岳宣义组长等部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为全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知识竞赛优胜集体和2006年全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颁奖,体现了部党组对公证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同时,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机构负责同志也到会指导,体现了对公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25.
《天津检察》2006,(2):67-68
为正确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根据刑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现就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26.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决定,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并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死刑案件审判程序和复核程序,以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对于严格控制死刑,统一死刑的适用,落实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死刑核准权的权力复位只是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第一步,对死刑复核程序如何构建,如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如何完成其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能否有效发挥。作者拟从检察机…  相似文献   
27.
科技     
9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启动的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监测系统已对北京、上海、天津三产权交易所进行全程监测,2007年将推广到全国。 200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新闻发布体制正式建立。至此,中国各高级人民法院都已设立新闻发言人,加上此前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两位新闻发言人,两级法院现共有新闻发言人65位。  相似文献   
2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第一审判决生效后,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当事人在刑事案件中遭受侵害,可以在刑事审判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另案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诉讼,既然民事诉讼中允许精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应当允许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29.
徐红 《四川审判》2002,(4):10-11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已于今年4月1日施行。笔者结合的民事审判实践,对《证据规定》中有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商业贿赂是危害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依法惩治各类商业贿赂犯罪,始终是人民法院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这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指导,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法院也已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着力为市场经济发展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