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9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毛璇燕 《法制与社会》2010,(18):120-120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本文就房地产抵押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案例:2006年8月,农民李某打算购买农用车跑运输,因缺钱找到同村的陈某借款,李某的邻居张某作为担保人。为保证各方利益,3人签订了一份借  相似文献   
43.
《兵团党校学报》2008,(1):61-61
日前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土地登记办法》,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相似文献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8号《房屋登记办法》已于2008年1月22日经建设部第14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对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事由进行分析,以期厘清理论、立法、实务中的混乱认识。本文将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事由分为约定决算期届至、法定决算期届至和当事人请求三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钟国江  李勇 《特区法坛》2004,(7):13-15,2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和资金融通中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往往受到威胁,为了确保交易安全,减少债权实现风险,债权人不能不为其债权的担保而奋斗,需要债务人对其债务的履行提出保证,担保制度由于具有保障债权实现的作用而倍受市场主体欢迎。在物的担保的实践中,由于在同一担保物上可以设定数个担保物权,使得担保物权往往出现竞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47.
天合信用社在严格履行了抵押贷款的手续之后发放贷款,但仍然无法实现其抵押权,原因找来找去,发现是因为法律的“弹性”过大。案情是这样的:1998年,包工头李有道用自己价值20万元的房屋向建设银行抵押贷款3万元。1998年9月,李有道欠下了许多债务,其中的一个债权人陈有望以李有道欠其15万元贷款为由同法院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审查后裁定扣押其房屋一套,告知李有道房屋抵押后的剩余价值部分不得转移,但未通知房产登记机关。1998年10月李有道瞒着法院将第1次房产抵押的剩余价值部分向天合信用社进行再次抵…  相似文献   
48.
德国不动产担保权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具有典型的示范功用。在法制史上,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经历了由保全抵押权进到流通抵押权的发展历程。如今,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的体系以流通抵押权为主,保全抵押权为辅。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的这一发展轨迹并不代表世界各国不动产担保权发展的潮流或趋势。中国不动产担保权的基本形态是保全抵押权,中国未来的民事立法对于德国不动产担保权中的流通抵押权的借鉴应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可以考虑于立法方针上借鉴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的下列各点:其一,抵押权的独立化;其二,抵押权顺位的固定;其三,抵押权的证券化。  相似文献   
49.
韩伟 《法制博览》2013,(10):246+230
我国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动产,进而扩大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作为非因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的重要类型,交易相对人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合法享有对抵押物的抵押权,但当抵押物毁损灭失时,善意抵押权人是否可依《物权法》174条的规定,与所有权人自身设定的抵押权一样,优先于抵押物真正权利人对抵押物的代位物优先受偿,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试论最高额抵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额抵押是一种重要的抵押制度,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之规定得非常简略,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着重对最高额抵押的特征、社会功能、最高额抵押的设立、变更、实现和消灭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最高额抵押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