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2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5969篇
中国共产党   945篇
中国政治   1853篇
政治理论   358篇
综合类   224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赖于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2.
113.
陈忠强 《当代广西》2006,(18):53-53
近日,田阳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合伙人病故引起的合伙经营纠纷案件:由于原告没能提供有利证据,故被法院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14.
电子物证检验的基本方法电子证据的取证技术电子物证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提取硬件物证检材和电子信息物证检材。如果电子设备被用作犯罪工具、作为犯罪目标或是赃物,或者是电子设备内含有大量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就需要提取硬件作为物证检材。在准备提取整台计算机作为检材时,应考虑同时提取该计算机的外围硬件,如打印机、磁盘驱  相似文献   
115.
贿赂腐蚀,是有组织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是其隐瞒犯罪活动,逃避打击,继续作恶,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有组织犯罪分子为了达到其罪恶目的,往往通过贿赂腐蚀手段拉拢、收买政府官员、执法人员等,以取得他们的保护和合作,这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现象亦有愈演愈烈之势。就此,本文对有组织犯罪分子运用贿赂腐蚀手段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7.
证明标准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等待证事项的证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或程度。诉讼证明的结果是裁判认定事实的依据和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明标准如何确定,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证明标准既决定着案件处理的宽严程度,同时还为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卸除证明责任提供客观依据。刑事证明标准不仅关系  相似文献   
118.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就其性质而言,证明首先属于人们主观对客观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一种认识,因此必须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证据其实是承载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证据的本质属性也只能是关联性,具体指关联性中体现出案件事实的信息性。证据的概念过于强调证据的客观真实。应将证据重新定义。证据的证明力在于其能形成相互关联的证明链条。证据可以承载事实的真实信息,也可以承载事实的虚假信息。  相似文献   
119.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证据立法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合理地重构证据制度 ,应当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全面检视 ,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刑事证据制度藉以立足的基本理念 ,惟此方能实现理性立法。  相似文献   
120.
本文考察了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探讨了诉讼中和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标准的差异和各自特点;结合对诉讼证据特征的分析,参考有关仲裁实践与规则制定,归纳了国际商事仲裁证据标准的自有特征,借以对理解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及完善我国涉外仲裁证据规则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