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2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204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2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裁判摘要】在刑事、民事法律关系交织的刑事赔偿案件中,审查公安机关扣押、追缴行为是否合法。一方面应坚持生效刑事、民事裁判事实认定和主文对刑事赔偿案件的羁束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依法准确认定本案在生效刑事、民事法律文书中未有涉及的事实。  相似文献   
62.
"争点论"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赫玛戈拉斯系统论述的一种修辞学理论。为了对"个案"或"确定的问题"的实际解决,赫玛戈拉斯提出了四个所谓的"逻辑问题",即:事实争点(或推测性争点);定义争点;性质争点;程序争点(或转移争点)。与这四种争点并列的是所谓"法律问题",它们包括:条文的字面含义与(立法)意义或意图的争议;法律冲突;"(法律或文件表述)歧义"的争议;"基于类比推理"的争议,等等。赫玛戈拉斯身后直到公元2世纪,除了西塞罗、昆体良等人介绍他的"争点论"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他的学说不同的争点论,另有学者沿着他的思想继续拓进,使他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此做出贡献最大的,也最为后世所知的,是公元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第二波智者派"的代表人物赫摩根尼斯。他系统地论述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13争点体系,其理论在中世纪被奉为修辞学上的最重要的权威。  相似文献   
63.
【裁判要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前提是竞争行为。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互联网经济被称为“眼球经济”,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竞争的维度从同业竞争转为跨界竞争。互联网情境下解决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企业名称权之间的冲突,应根据所涉权利的具体使用方式、使用行为来认定。  相似文献   
64.
【裁判要旨】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并非选择性罪名,其指向的目标犯罪属于类罪,包括侵入、非法控制、非法获取数据、破坏等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犯罪。学习平台辅助程序以机器浏览方式非法访问学习平台,并利用该访问改变学习平台内原有数据,侵犯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和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65.
【裁判要旨】被告人在网络上提供假冒商岛的私人定制服务,接单后虽未实际从事具体生产活动而系委托他人生产加工,但被告人深度介入了产品本身设计、标识镶嵌、原材料购买、成品包装等制造加工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步骤,参与了制造假冒商品的全部流程。  相似文献   
66.
赵旭东 《法学杂志》2013,34(6):97-105
上诉审裁判方式是司法政策与司法技术的综合体,与其较为相似的概念是"上诉审裁判",但这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应当为上诉审裁判方式作出明确的学理定义。在对上诉案件作出结论性意见之后,还有一个裁判方式的选择问题,这取决于审级架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理念的指导和对法律规定的正确理解。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审裁判方式的规定还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7.
事实真伪难明状态在审判实践中是一种常态。由此,司法智慧催生了程序正义的司法理念和正当法律程序的建构实践。但是,程序并不是万能的,透明和公正的程序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世界上也不存在绝对透明和公正的程序。并且,程序规则也可能存在缺位的问题,其理解与解释也可能产生歧义。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事实真伪难明案件的裁判结果能够得到大多数民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68.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典型标志即为因纠纷提起诉讼的数量越来越多,法院案件量激增,而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不健全的,表现为只重视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而忽略对他人权益的保护,对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主动履行率低,司法权威并未达到应然状态,仍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9.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在《公司法》中的规定过于粗疏,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障碍。由于股东资格的不可继承性,所以股权无法继承,股权不是继承权的适格客体。应当尊重和保护股东利益,以公司设立及继承行为发生的时间为界限,对法律的适用做不同的安排以体现裁判的宽容。  相似文献   
70.
释法说理是将法院的诉讼过程和裁判结论产生的理由向当事人与社会公众进行阐述的过程,是司法精神传达的途径,是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实现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体现。法官释法说理应进一步扩展释法说理的范围与方式,同时把握释法说理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